【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首页 > 心理自救 > 了解心理咨询 >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适合给熟人做心理咨询?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适合给熟人做心理咨询?

2019-07-03 08:34:08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目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在生活中仍免不了因为大众对这个职业的刻板印象而徒遇“麻烦。比如,生活中不时会有人对你说:“你都是搞心理的,你就应该……,或者你就不应该……”这样的逻辑好比你若是富豪,那么在和穷人一起吃饭时,你就应该埋单。

  人们时常忘记把心理咨询师看作一个普通的、活生生的人。或许,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同样有不足的人将会是那个可以拯救他们的“神”。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之所以能够治愈人,首先因为他们在面对别人时是有血有肉的“人”,在面对自己时也足够地真切和坦诚。此刻想起自己曾经在日志里写过这么一段话:“虽然在众人眼里,我是个心理医生,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期待,在人情冷暖上,我并非无所不能。我也想爱,需要备至的关怀;我也有恨,需要任性的空间;我能洞见人心,也期待被极致地理解;我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治愈我的人,而我可以治愈天下人;我改变过不少人的命运,也希望遇见相助的贵人。”

  不过,相比于这个“麻烦”,还有一个更常见也更大的“麻烦”,那就是熟人找你做心理咨询。有时候,人们是因为信任熟人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人们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人们是因为羞于做心理咨询而找熟人心理咨询师“打擦边球”以聊天的形式解决心理问题;……

  无论如何,这在专业上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心理咨询伦理对心理咨询双方的关系做了很多严格的限定,比如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是单纯的,双方的见面场所被限定在心理咨询室中,见面的时间也限定在双方约定的见面时间之内等等。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咨询中所谓的“熟人”关系意味着咨询双方还有除了心理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因此,按照心理咨询伦理的要求,“不适合给熟人做心理咨询”意味着:


    (1)你在给一个人做心理咨询之前,你们在生活中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或没有什么其他关系的,比如同事或同事的家属,出去旅行时认识的同行路人,一个小区的邻居;

    (2)你在给一个人做心理咨询后,不能再和这个人发展除了心理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如一起吃饭,介绍业务,帮忙办事;

    (3)在心理咨询结束后,你也不能随便和来访者发展非专业的社交关系。

      总之,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双方的关系要尽可能地单纯化。换句话说,就是希望我们从哪里(心理咨询关系)开始,就从哪里(心理咨询关系)结束,而且始终只以一种关系(心理咨询关系)开始和结束。这样做的理由很多,下面我想结合一些比喻来略加说明。在此之前,我想先把给熟人做心理咨询分为两种情况:给熟人在咨询室里做心理咨询,以及在生活中给熟人做“心理咨询”。



01

【不在心理咨询室里给熟人做心理咨询】



  与我们习惯于找其他科的熟人看病一样,有的人也会把信任上的优势作为找熟人做心理咨询的合理依据。

  想象一下:假如你生病了,且不得不脱得光溜溜地接受身体检查,而为你检查的医生是你的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你会感觉如何?想必多多少少都有些“在意”。如果有其他选择,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找陌生的医生来完成检查。同样,当你找熟人做心理咨询时,咨询双方也很难做到毫不“在意”。更何况心理咨询中的“检查”不只是让你一个人脱得光溜溜的,还可能顺带着把你全家人、几代人,甚至生活中的所有人都脱得光溜溜的,展现在心理咨询师面前。有的人会说夫妻间不忌讳看到彼此的身体,那么心理咨询师是不是最能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心理问题?我们不要忘了夫妻间也会有真正的不能互说的秘密,而且彼此容易卷入更深的情绪。

  当然,以上所述还不是心理咨询和躯体检查的全部差异。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专业上更加“在意”咨询双方出现的这种“在意”。比如,在躯体检查中,医生主要是动用“身体”(技能)对“身体”进行工作,所以医生和病人只需要“最低限度地”排除心理上的“在意”来保证医学操作的有效性。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用自己的“心理”(功能)对来访者的“心理”进行工作。这要求心理咨询师需要保证自己的“心理”足够地客观和中立,同时让来访者的“心理”足够地开放而少顾虑。所以,咨询双方需要尽可能“最高限度地”排除“在意”来保证心理咨询的有效进行,否则这种“在意”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威胁着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和咨询双方正常的生活秩序。

  首先,咨询双方在生活中的交集会影响到心理咨询。比如,熟人可能在心理咨询中暴露咨询双方共同认识的人的秘密。这在给朋友的家属做“心理咨询”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让心理咨询师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朋友的家属给你谈到朋友的秘密可能让你们感到很尴尬;另一方面,如果不谈到这些秘密你就无法更好地了解该家属心理问题发展的背景。又如,你们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们相互认可。当你所做的自我暴露与心理咨询师朋友日常所见样子的反差太大时,可能会摧毁你们成为朋友的基础——想象你在生活中留给心理咨询师朋友的印象是坚强、勇敢、大爱、和善,而在咨询室里却要呈现你的脆弱、哭泣、自私、暴力,那么你是很难在心理咨询中做到开放内心或者无所顾虑的。

  其次,咨询双方在咨询室里谈的内容会影响到彼此的生活。人们在心理咨询室里谈的内容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极力去压抑或者回避的内容。当你作为来访者在讲述这些内容时,也通常会有着比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情绪唤起。如果把你在生活中刻意展现给别人的样子称为“面具”,把你在咨询室里探索的平时不敢展现的自己称为“真实的自己”,那么当心理咨询师是你的朋友而且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那些你在咨询室中暴露的、带着情绪的记忆也可能会在你看到心理咨询师朋友时一同被唤起。这时你会面临一个困难,如果你用“面具”和心理咨询师朋友交往,你会觉得自己“很假”;如果你用“真实的自己”和心理咨询师朋友交往,你会感觉到“很痛”。总之,你的脑子里可能同时浮现出两个矛盾的自我形象,而且这种矛盾的自我形象本身就可能是你的心理困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你既不能好好地生活,也不能好好地咨询,就像那些想玩的孩子担心作业完不成,在做作业时又很想玩。

  此外,咨询双方的“在意”本质上包含了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深度焦虑,因为给熟人做心理咨询这种情景可能激起我们对自己容许的心理界线被突破的恐惧,或者羞耻感,或者内疚感,或者因为被别人看到另外一面而丧失原有形象和别人的爱的恐惧,以及乱伦的焦虑等等。记得曾经有个朋友坚持要求我给她做心理测评(MMPI),我无奈之下拿了一份纸质问卷给她,让她不急于答题,而是先带回家看看题项,再决定是否还要我给她做这个测评。如我所料,第二天她尴尬地把问卷还给我,说她还是不做了,因为里面会问到很多敏感信息,她很“在意”。

  因此,让陌生人来给你做心理咨询,限定见面的时间和场所,也是让你有机会在好好地生活的同时,找个地方来探索内心深处的隐秘,不让生活与咨询相互干扰。如果心理咨询师一开始就是陌生的人,而且你知道有专业制度的保障(比如保密),你不仅可以不那么多地考虑自己“见不得人的那一面”被看见后会颜面尽失,你还可以幻想你像在扔包袱一样“一吐为快”,然后“一走了之”。这样你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另一个不会干扰生活的地方存下自己心中的阴霾。



02

【心理咨询师生活中去给别人做咨询是危险的】

  想象一下:假如你病倒在马路上,并且没有危急到必须立刻抢救,而医生要在马路上给你做手术,你会感觉如何?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抗拒。因为在马路上做手术没有安全无菌的环境。

  心理咨询可以称得上是对精神做“手术”。与做外科手术需要无菌手术室一样,心理咨询也需要在“无菌”的环境里进行。脱离无菌的环境,再高超的心理咨询技术都会大打折扣。心理咨询师为了搭建起一个安全、稳定、无伤害的“心灵手术室”,要付出很多,比如有讲究地布置心理咨询室,承诺保密,对咨询师的态度、咨询双方的关系、咨询时间、付费等做出严格规定,约定在生活中相遇时怎么处理。生活情景不能像心理咨询室里那样为心灵手术提供一个无菌的手术环境,因为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互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因素带来的“污染”会让心理咨询无法在生活中进行。所以,在生活中给别人做心理咨询,好比在马路上做手术,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并且非常可能带来伤害。心理咨询师可以在生活中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人,但是无法在生活中给别人做心理咨询。

  此外,有的人会把找熟人做心理咨询等同于找熟人谈心。事实上,当你心烦意乱时,找熟人谈心与找熟人做心理咨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谈心(就如在马路上对车祸人员做急救处理),后者是把心理咨询放进了生活(就如在马路上做不必要的手术)。

  如果心理咨询师把心理咨询放进了生活,那么这本身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而只是另类的聊天谈心。即便我们将这样的聊天谈心勉强算作“心理咨询”,也很难真正起效。原因很多,比如(1)没有所用技术有效的基本安全保障;(2)当你有条件在生活中随时找到人做“心理咨询”时,那会降低“心理咨询”这颗“药丸”的浓度或者作用深度。这好比你把一颗需要一天吃一次的药丸分成24份,一个小时吃一份,结果你看似一直在吃药,但是身体内的药物浓度始终无法达到治疗要求的水平而根本不能算是在吃药。也就是说,你在后面吃药时,前面吃的药可能被排泄了,你体内始终只有很低浓度的药,而不足以杀死体内的病毒。当然心理咨询的实际过程远比这个过程要复杂,而且不是单纯的“浓度”就能够概括的。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有烦恼时会找熟人聊且有效,但是我们不能以此证明可以在生活中做有效的心理咨询,或者找熟人聊比找陌生的心理咨询师聊更有效。事实上,这更多只能证明聊天谈到的问题不够严重,就像你不需要服一天一颗药的剂量,只需要二十四之分一的剂量,所以在生活中找熟人聊聊即可。


 

03

【心理咨询双方关系的单纯化有利于处理“医源性感染”和避免“非法行医”】

  在外科手术后,伤口需要被包扎起来,以保证与细菌分隔开,换药时医生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房间,用专业的工序来打开和更换纱布,不让伤口随便暴露于容易感染的环境。正是因为医生在医院按照专业流程操作,才能保证病人的伤口不受感染,也才能将此称为规范合法的医疗行为。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同样需要“合法的场地”、“不受污染的环境”和“专业的操作”等。所以,在生活中做心理咨询类似于“非法行医”,而在咨询室里给熟人做心理咨询及其引发的“在意”部分类似于“医源性感染”。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室里做心理咨询,是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安全有序地进行;心理咨询师不在咨询室里给熟人做心理咨询,也是为了减少咨询双方的“在意”对心理咨询室内五十分钟工作的“污染”,而可以更纯粹地聚集于你要真正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将咨询活动与日常生活“分隔”开,也需要将咨询关系和朋友关系“分隔”开。比如,让来访者痛苦的通常是心理冲突,即容许有一面暴露在外(比如你表现出来的是爱父母,就像不会被感染的、可以外露的皮肤),而另一面被“分隔”隐藏起来(比如你心理怨恨父母但是不能说,展现出来了就会有痛苦,就像伤口外露被感染了会痛)。如果说心理咨询就是要处理这些冲突的“精神手术”那么你很难让一个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朋友的人来完成这个手术,因为你很难让一个人既是你想要他看见隐藏部分的人,又不是可以看见隐藏部分的人,就像你要让一把刀在不消毒的情况下既可以在生活中用做菜刀,又可以在咨询室里做手术刀。(尽管来访者的隐藏行为是普遍而自动的,但是心理咨询师在专业的场所中会用专业的技术去打开来访者隐藏的内容,而且打开得比日常生活中聊天的内容更深入。)总之,心理咨询关系的单纯化,或者说明确“分隔”开朋友关系和咨询关系,是在顺应来访者内心世界的“分隔”的基础上,去解决诱发着心理问题的“分隔”本身。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心理咨询师不适合给熟人做心理咨询的部分原因。尽管在日常工作中,我不需要像上面所写的那么繁琐地去给找我做心理咨询的熟人解释我不适合接诊的原因,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很容易应付的问题。记得从业以来,不乏朋友、同事因为我不愿意给她们家属做心理咨询而很生气,甚至认为我见死不救,不近人情,但是他们最终都接受了这不是一个好的主意。现在,如果有熟人找我做心理咨询,我最多会帮他们判断一下是否有必要接受心理咨询,或者给他们提供如何寻找到他们想要的心理咨询师的信息。不过,目前行业内专业人才有限,要帮所有熟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我希望同行们禁得住“威逼利诱”,不对熟人下手,以免费力不讨好而可能连朋友都没得做。同时恳请大家:无论如何,高抬贵手,和你身边的心理咨询师做个纯粹的朋友!你们可以聊有专业水准的天,但是珍惜做个单纯的朋友的时光!

------分隔线----------------------------
了解心理咨询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联系站长:qq号:296491738(如文章不宜,请联系站长删除。)

欢迎加入“人生智慧qq群:74053086”、关注“人生智慧抖音号:gongyongyu”

人生的意义网(www.rsdyy.com) | 粤ICP备15037069号 | XML地图 |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