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那到底什么才算是低频沟通呢?
明确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分寸。
1)给对方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你需要给ta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
空间和时间是愈合的必要条件。强迫的接触可能加深抵触。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相处,和沟通。
有意识的节制可以增加每次互动的质量。
如果对方已经到了看到我们就抓狂,甚至已经提出了要分开生活一段时间,那么自己,或者让对方,搬出去几天也是可以的。
暂时的分离可以为重新连接创造空间。距离产生美不是空话。
一个普遍的次数是,一天接触1-2次即可。
具体的频率建议帮助我们把握分寸。
2)沟通方式
在这1-2次的沟通重,切忌,还是那句话:情绪稳定!!情绪稳定!!情绪稳定!!!!
重复强调重点,因为它至关重要。
Ta对你态度恶劣是难免的,可是,请尽可能用ta喜欢的方式去说话,说ta喜欢听的,做ta不会反感的,也就是说,ta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我们都能稳稳地接住。
情绪的容器功能是关系的重要基础。能够承接对方情绪,关系就能深化。
如果这个时候,他开始攻击你,你马上反击,那就功亏一篑了。
保持稳定,即使面对攻击,是重建信任的关键。
之所以会这样做,是用"持之以恒",来逐步打消对方的顾虑,展示我们真的变了。
一致的行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3)创造机会
你需要找一些ta无法拒绝的理由,来制造联系的机会。
自然的接触比刻意的安排更易被接受。
比如,最近外面流行病毒,那就在家给ta做好盒饭,让ta带去公司吃,有益健康和身体;
实用的关心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比如,孩子的课外作业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参与;
共同的责任是无法拒绝的连接点。
比如,好友的婚礼邀请我们一起出席......
社交场合提供了自然的互动机会。
这个机会,一定要找得足够精准,这样,ta才不会感受到你的刻意,而心生警惕,当你的诉求合情合理,而你的表现又一直呈现稳定状态的时候,ta对才会慢慢减少对你的抵触情绪。
自然的接触可以减少防御,逐步重建连接。
也只有对方对你的印象有所改观,抵触情绪不再那么强烈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修复磨合期。
耐心等待时机的成熟。揠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婚姻修复期的方案,同时适用于"抱怨期",和"诋毁期",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不同阶段有共通之处,灵活应用是关键。
3、修复磨合期的解决方案
在婚姻修复期,伴侣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识别这些信号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进展,调整策略。
虽然ta态度依旧冷淡,但是不似冰封期那么浑身带刺了;
细微的变化值得关注和鼓励。
你的一些想法,建议,ta居然也默认,甚至去做了;
行动的转变比语言的转变更可靠。
偶尔扯点旧账,但是不会动不动就提离婚了;
情绪的强度降低是积极的信号。
抵触情绪不是那么强烈了;
防御的降低为更深层的连接创造了可能。
你们能偶尔互动,正常聊上几句了....
正常的互动是关系回暖的标志。
在这个时期,你们的互动频率明显提高,那么,想要维持这种频率,改善目前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做:
把握时机,深化连接。
1)改变沟通方式
导致沟通无效、低效、阻塞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情绪。
认识到情绪在沟通中的核心作用,是改善沟通的第一步。
无论是抱怨期,还是抵毁期,在矛盾爆发的时候,我们的处理方式都是情绪攻击,互相伤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一个新的沟通技能: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学习新的沟通技能就像学习新的语言,可以打开新的可能性。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1934-2015)提出的社交理论,它将交流的重心放在"感受描述"和"需求探索"上,着重于沟通双方摈弃精神暴力,合力探索彼此需求的满足。
理论背景增加了方法的可信度。
非暴力沟通的操作四部曲:观察现状、表达感受、描述需求、提出请求
具体的步骤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
依旧拿前面夫妻接孩子的案例来说:
具体例子帮助理解抽象理论。
丈夫: 我回来了。
中性的开场为对话创造了安全空间。
妻子:怎么看起来这么累?公司出什么事情了?你还好吗?(观察现状)
关切的询问表达关心,而非指责。
丈夫:今天述职啊,每次述职都要脱一层皮,有够烦的。
分享感受增加了亲密感。
妻子:辛苦了,来,给你按摩一下,放松放松....怪我,家里事情太多,我也忙了一天,都忘了今天你述职,没空接孩子,幸好老师给我打电话了,一想着孩子一个人在学校傻等,我那个心啊,痛得不行。(表达感受)
共情的表达增进了理解。
妻子:咱们一家三口啊,都要好好的,你好,我好,孩子好(描述需求)
表达共同愿景,而非个人诉求。
妻子:以后每周四上午,你记得再提醒我一下,咱俩再忙,也不能苦了孩子(提出请求)
具体的请求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方向。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所有情景,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方首先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绪被认可,被接纳,那么情绪对立的情况就不会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就事论事,解决问题。
方法的普适性增加了实用价值。
同时,由于对方给与了正面的回馈,你的情绪也不会反弹,这个时候,我们的沟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双方由此能够对对方更加地理解和包容。
良性循环一旦建立,关系就能自动深化。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觉得"不被爱,不被重视",我们原本想表达的感受是:委屈、难过和不安全感,可是人类本能中的自我防御机制,硬是给我们的脆弱裹上一层坚硬而冰冷的战衣。
理解愤怒背后的脆弱,就能找到更真实的表达方式。
明明我们想要表达的是:我需要你,可偏偏用最伤人的方式去对待对方,
认识到这个模式是改变的开始。
而当我们能够放下情绪,用最原始的语表达最原始的感受的时候,既能让对方满足我们,也不至于伤害到对方,何乐而不为呢?
真实的表达往往最有力。
以上的解决办法适合大多数的情况只能借鉴,但是不能照搬,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同,需要针对性制定细节,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接下来你到底该怎么办?那你立即点击下方的卡片添加我的微信,帮你详细分析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的具体方案。
点击添加徐老师微信 一对一分析,帮你快速解决感情问题
2)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
不止婚姻,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基于"于自己有益"产生的。
认识到关系的互惠本质,就能理解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蒂博特(JohnWalterThibaut,1917—1986)和哈罗德.凯利(Harold Harding Kelley 1921-2003)提出了著名的"相互依赖理论",又叫"社会交换理论",
理论支持增加了观点的权威性。
其核心观点认为:人际交往就像大家在人际商场里购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寻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能够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
生动的比喻帮助理解抽象理论。
我们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
直白的表述揭示了关系的现实层面。
所以说,最理想的挽救婚姻不是你去求和,而是当你掌握了经营技巧、提升到一定价值高度后,对方来反向求和!
提升吸引力比主动追求更有效。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靠的不是付出,更不是牺牲,而是"吸引"。
根本的转变来自于提升吸引力。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需要换上男性思维来剖析现状:这个男人到底在婚姻中有什么需求?我要着重提升哪方面的价值,才会让他越来越爱,越来越无法离开?
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满足对方需求。
在这个阶段,"利他"就等于"利己"。
双赢的思维带来持久的关系。
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可以参考:
具体的维度提供了自我检视的框架。
【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关系中的软实力。
生活中,发生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时常抱怨?
检视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
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你是否保持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积极的心态是重要的情绪价值。
你是否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是关系中的定海神针。
伴侣的建议和想法,你是否用心聆听,并表达尊重,任何它们的合理性?
尊重的态度增进亲密感。
当伴侣有犯错,你是否愿意共同承担,承接ta的情绪,而不是反向指责,发泄自己的情绪?
支持性的回应深化连接。
你是否时常肯定,夸奖你的伴侣?
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行为。
【性价值】
性的和谐是关系的重要维度。
你们的性生活是否和谐?
检视性生活的质量。
你们性生活的频率是否合理?
频率的匹配影响满意度。
你们是否愿意探索更多的方式让彼此都感受到愉悦?
开放的态度增进性生活的丰富性。
【物质价值】
物质基础影响关系的稳定。
你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
经济贡献是价值的一部分。
你是否有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
独立性增加吸引力。
你的原生家庭是否是造成婚姻压力的原因之一?
原生家庭的影响需要觉察。
你的消费习惯是否符合家庭的收入?
财务和谐影响关系和谐。
你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来承接家庭未来的变化?
未来的确定性提供安全感。
【个体价值】
个人魅力是持久的吸引力。
你是否注重穿搭,保养,化妆,形体管理等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是第一印象。
你是否有自己的社交圈?
社交魅力增加吸引力。
你是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丰富的内心世界增加魅力。
你是否情感独立,精神独立?
独立性是成熟的表现。
你是否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精神的匹配影响深层的连接。
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复盘,在这段婚姻中,伴侣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又有哪些方面,是ta需要,我们没有给予满足的。
系统的自我评估帮助找到提升方向。
关注重点需求,加大投入,同时多方面提升。
有重点的投入带来最大收益。
如果对于自身价值的提升方向你还很迷茫,或者吃不准对方最看重的是什么,不妨戳下方添加我的微信,我来帮你分析。
专业的评估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方向。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与其浪费时间纠结ta到底爱不爱你,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和好如初,不如去提升价值让别人不得不回来爱你。
实用的建议帮助聚焦行动。
3)培养依恋
维系婚姻除了吸引,更重要的是,在相处中通过一点一滴,培养对方对你的依恋。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日常的互动塑造深层的连接。
虽然我们一再提到人性之趋利避害,可是,婚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越把夫妻双方当作一个利益共同体,你们也越容易实现双赢,对方也就越离不开你。
共同体的意识增进合作。
首先,我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对方增加对整个家庭的投入。
有意识的引导可以增进投入。
比如,明明你有时间做家务,可以用善意的谎言引导对方分担:"今天孩子的作业我要辅导一下,家里清洁就拜托给你咯";
自然的请求增加对方的参与感。
比如,尽管你不喜欢奢侈品,可是找一个利益对方的点,来让他为你买单:"下个礼拜你们公司的聚会,你还是得给我整一套首饰,不然我太素了,太给你丢脸了"
双赢的表述增加对方的投入意愿。
……
引导的话术一定要着力在"双方共同利益上",才不会显得你在刻意要求和索取,要让ta感觉到,你们是一个整体,你们的荣辱,和收益,是共生的,在这样的前提下,ta投入地越多,你们链接才越紧密。
共同利益的强调增进合作意愿。
其次,新鲜感,乐趣,是加浓婚姻的不二法门。
保持新鲜感是长期关系的秘诀。
增加婚姻激情的小手段太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你想让对方觉得在婚姻里不乏味,首先你自己得是一个懂得发现生活的美,懂得快乐的人。
自身的快乐感染他人。
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平凡而简单,怎么才能够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获得快乐,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的。
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是重要的能力。
当我们自己活成了一颗小太阳,就不再需要他人的光,别人反而会追着我们跑。
自身的发光体吸引力最强。
这个过程其实就叫做"自我成长",而自我成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最后一个话题:与原生家庭的和解。
成长是全方位的过程。
以上的解决办法适合大多数的情况只能借鉴,但是不能照搬,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同,需要针对性制定细节,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接下来你到底该怎么办?
那你立即点击下方的卡片添加我的微信,帮你详细分析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的具体方案。
点击添加徐老师微信 一对一分析,帮你快速解决感情问题
4)与原生家庭和解
前面我们说到了,很多时候我们的争吵都是无意识的,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让我们能够在行为上,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无意识争吵,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和解,和分离。
根本的解决需要深层的疗愈。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博士提供了以下方法:
权威的方法增加了可信度。
首先,自我界定。
明确自我是关系健康的基础。
我们的表层意识虽然受潜意识影响很大,但是,并不代表它毫无力量。
意识的力量可以影响潜意识。
因此,在矛盾爆发的当下,我们需要简单直白明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再结合之前的非暴力沟通公式,拿前面的挤牙膏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描述:
具体的例子提供了可操作的模板。
抱歉,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一提到牙膏要从尾端挤,我就感到不可控制的愤怒,委屈,想哭,我觉得这个时候不适合开玩笑,我不喜欢这样,我需要冷静一下,稍后我们再来聊这个话题。
真诚的表达感受可以增进理解。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明确我们的想法和信念,然后以委婉的方式告诉对方,哪些事可以商量的,哪些是没得商量的;哪些事情你愿意做,哪些事情你不愿意做。
明确的界限增进尊重。
其次,你需要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受害者。
走出受害者心态是成长的关键。
固然,所有人的原生创伤,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可是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父母。
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是成熟的标志。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没有心理创伤的,人生是一场修行,大家都有自己的修行主题。
普遍的视角减轻个人化痛苦。
你有,我有,父母也有。
认识到这一点可以产生共鸣。
他们对你的伤害,并不是有意的,同样是无意识行为,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也有自己的创伤要处理。
理解的视角化解怨恨。
只有你不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你才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主动的姿态带来改变的可能。
因为"受害者"的潜台词是:无力反击,而你,是有力量的。
认识到自身的力量是改变的开始。
最后,求助心理咨询,更加了解自己。
专业的帮助可以加速进程。
如果你的不安全感,控制欲,恐惧已经严重威胁到婚姻,你就算读完了这篇文章,也无法排解这种情绪,那么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我们认清自己,更能够让我们把挽救婚姻的方法,实实在在地落地。
具体的建议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不要吝啬求助,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后走向挽救婚姻的胜利。
鼓励求助,强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