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心理学”在出轨婚姻挽回中的实际运用
如何运用心理学在出轨中的康复治疗呢?以下将运用3种心理学原理来进行指导:
掌握这些心理学原理就像拥有了一张修复关系的路线图。它们能帮助我们在情绪风暴中保持清醒,在迷茫时刻找到方向。每个原理都经过大量案例验证,确实能够为修复关系提供科学支撑。
心理状态落差差异——你们在心理状态上的落差,决定谁在感情里面占据上风;
这种心理地位的差异往往比现实条件更能影响关系走向。当一方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即使手握再多筹码也难以发挥效果。
当你发现一个男人出轨后,你很难保持面对一个男人的心理地位。
背叛带来的冲击会动摇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会影响我们看待对方的方式。这种心理震荡需要时间平复。
因为你总是处于"愤怒"和"谈判"两种常驻状态之间,关于常驻状态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过;
这两种状态就像钟摆的两极,让人在情绪宣泄和卑微乞求间摇摆不定。无论哪种,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你只能做两件事,要么开始大吵大闹,让男人开启拒绝否认排斥你生活的心理防御模式;
激烈的情绪表达只会激发对方的防御机制。当一个人进入防御状态,就很难真正倾听和理解你的感受。
要么就是哀求他回头;
低姿态的乞求看似在挽回,实则是在降低自己的价值。这种方式即使暂时有效,也难以维持长久。
苦苦哀求会有一些好的用处吗? 并不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乞求换来的可能是怜悯而非真爱,是暂时的妥协而非真心的回归。这样的关系基础十分脆弱。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原则叫做负向互动循环,这意味着你越想做某事,对方就会因为内疚和逃避而反抗。
这个循环就像漩涡,越挣扎陷得越深。打破它需要跳出本能反应,采取更智慧的策略。
在出轨事件中,这个人是有罪的一方。不管对方有没有表现出来,对方的潜意识里一定有一种内疚感。
内疚感是人性的一部分。即使表面装作无所谓,内心深处依然会受到影响。
但潜意识就是本我,当这个本我开始感到内疚时,这个男人不会后悔,也不会回到你身边。
内疚感并不总是导向积极改变。有时,为了避免面对这种不适,人们会选择逃避。
相反,他的心理防御机制开始启动,那就是逃避和抗拒你。
心理防御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越是紧逼,对方越是远离。
因为一旦面对你,内心的罪恶感就会强烈地爆发出来。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负罪感的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躲避起来,尽量不见你。
这种逃避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针对内心不适的应激反应。看清本质,就不会过度个人化。
因此,很多委托人在发现对方出轨后就会失踪,选择逃避或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是为了对方在防止内心内疚的爆发。
理解对方的逃避动机,就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当你明白这个概念,你就会明白,当你每天在他面前跪求,他会选择离开。
跪求的姿态会强化对方的优越感,同时加深自己的无力感。这种动态对修复关系极为不利。
因为当你选择祈求时,你的心理状态已经逐渐降低。
心理地位的下降是潜移默化的。每一次卑微的举动,都在强化"我不值得"的自我认知。
一个人会认为你离不开他,但他可以没有你。
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关系的天平就会彻底倾斜。重建平衡需要从改变这种认知开始。
所以当你处于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情况下,他不会觉得离开你是件遗憾的事,自然他也不会想和你复合。
心理地位的平衡是关系稳定的基础。失去平衡,修复就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通常在挽回过程中使用的第一步是改善心理状态。
这是修复工程的基石。没有稳固的心理基础,后续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不要闹,拒绝祈求,暂时离开。
这三项原则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自制力。但它们确实是打破负向循环的有效方法。
第一步:当一个男人的出轨爆发后,你可以回你妈妈家或者出去旅游,时间大约是五天,不超过一个星期。
这个时间长度经过精心设计,既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又不会让对方过度适应。
为什么第一步让你离开?
暂时的离开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回归。
让你离开的好处是男人可以呆在家里。
熟悉的环境能让人放松警惕,也更容易引发反思。
如果一个男人在出轨后想和你在一起,他会逃离和抗拒你。
理解对方的心理动态,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时,如果你在家,你会把对方赶出家门,因为对方不想见你。
近距离的冲突往往会让情况恶化。适当的距离反而能创造沟通空间。
而如果对方离家出走,要让对方回来,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谁离开家,谁就在空间争夺中处于被动。保持对熟悉环境的掌控很重要。
你带头离开,把熟悉的家留给对方,给对方一个逃避你阻力的空间。当一个人屈服于自己的习惯时,他能不离开家就不会离开的。
利用对方对舒适区的依赖,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就这样,在你回家之前,对方就成功地把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捆绑起来,而不是打开一个新的熟悉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觑。善用这种影响,能为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你是选择和孩子们一起,还是各自带着孩子?
这个决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是否带孩子的选择要视情况而定。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需要个性化评估。
很多人会选择带着孩子,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
常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解。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判断。
如果对孩子没有太多的照顾,孩子的缺席不会给男人造成很大的压力。
评估影响要客观,避免一厢情愿。
相反,如果你离开孩子,这会给他更多的思考空间。
独处空间能促进深度思考,这对反思和醒悟很重要。
在很多情况下,妻子成功地挽回了她出轨的丈夫。不久,妻子离家出走,孩子们吵着要妈妈。
孩子的反应是自然的情感表达,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男方不善于照顾孩子,无奈将孩子送到外婆家,母亲看到媳妇没有走到一起,肯定会联想到两人的矛盾。
外部压力有时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母亲的再三追问会给这个男人带来第二次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外界,而不是来自妻子。
外部压力与内部压力性质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这是他自己的错,所以这个人不能进行第二次转移。
责任归属明确时,压力更容易转化为改变的动力。
男人会开始烦恼,也会开始担心,会想没有你怎么办。
这种忧患意识是关系转机的重要信号。
为什么要离开家五天?
时间长短的设定需要平衡多种因素。
因为七天是一个熟悉的周期。如果你七天内不出现,他就会开始熟悉你不在的生活。这不利于目前的形势。
把握时间窗口很重要,错过最佳时机可能事倍功半。
当然,在他被发现出轨后,也可以恳求你不要离开他。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还是出去呆五天。
即使对方表现出悔意,暂时的离开仍然有必要。
如果一个男人在出轨,你会被贴上一文不值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出轨,如果他向你求情,你会原谅他的,这也是事实。
价值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维护的。
短暂的休假,是让你在心理上变得有价值。
心理价值的提升能改变整个关系的动力结构。
离开这里五天你需要做什么?
这段时间的安排需要精心设计。
你还是可以发朋友圈,但不能哭,不要提对方的出轨,也不要接电话。
社交媒体的展示需要把握分寸,过度宣泄或完全沉默都不合适。
如果对方通过微信给你发短信,淡淡的回两个字,表明你很好就行了。
回复的态度和内容都需要谨慎斟酌。
旅行结束后你回家做什么?
回归后的第一个照面至关重要。
记得适当地微笑。
这个简单的动作能传递丰富的信息。
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期望 --- 回溯"的心理结构。在这五天里,你一定以为你的男人和第三者有双宿双飞的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想象往往与现实有出入,了解这一点能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一旦外遇爆发,按照正常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潜意识是有罪的。他原本打算等你吵闹发火,然后打开心理防御机制,他马上就会逃跑。
打破对方的预期,就能打破原有的互动模式。
但事实是你是那个离开的人。你的行为使他的心理防御机制无法正常启动。
出人意料的反应能创造新的可能性。
在对方看来,我们不该吵架吗?
你的平静会引发对方的认知失调。
但是你走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吵。
安静有时比喧嚣更有力量。
这将使他在这五天内一直被潜意识的内疚所驱使,他会特别渴望解决这个问题。
内疚感可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他需要你的愤怒,你强烈的情绪,你的大声喧哗,甚至你悲伤、疲惫和憔悴的外表。
对方心理上准备好应对某种反应,当这种反应没有出现时,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当他开门时,你应该被扇耳光。当你回来的时候,这就是男人的期望。
打破期望能创造反思的空间。
但当你回来时,你对他的第一反应是微笑,回溯效应被激活,你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微笑传递的是自信和从容,这种姿态最有吸引力。
他会发现他不重要,没有他你会更好。
这种认知能打破对方的心理优势。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改善你心理状态的第一步。
这是漫长修复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三角恋理论——激情/亲密和承诺
这个理论为我们理解爱情提供了多维视角。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他们认为爱情是由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了解理论的来源能增加对其的信服度。
三角恋理论
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关系的质量。
我们需要用这个三角来修复你们的关系。
修复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建立新的平衡。
a、 激情因素
激情需要重新点燃,而非强行维持。
千万别让对方碰你!不要上床!最好的情况是不要同处一室。
适当的距离能重新激发渴望。
坚决拒绝对方的性要求,让他只看到你吃不下你。
延迟满足能提升价值感。
但除此之外,你不需要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甚至你对他的态度。
保持常态能传递稳定感。
我们都知道这种不忠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承认伤害是修复的开始。
但你还是选择原谅,省省,那只能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哭不闹只是为自己的挽回在做铺垫;
真正的原谅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你的男人爱上了别人,并决定抛弃你,你应该利用什么优势让他回来?
认清自己的优势是制胜关键。
b、 亲密优势
亲密感是长期关系中最难替代的部分。
你最大的优势是男人的习惯仍然站在你这边。
习惯的力量不容小觑。
你知道生活中能使人快乐的所有细节;
这些细节是关系的黏合剂。
只有你能给对方一个温暖的生活。
舒适感是关系的重要基石。
他在外面得到的激情是通过反复的性行为来发泄的,最终的生活还是需要你身边的满足。
激情会消退,但深层需求永恒。
爱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你已经达到了相互依赖的模式。
相互依赖是长期关系的特征。
如果他真的想离开你,不仅要有激情就够了,更要停止各种与你在生活、心灵、习惯上的契合。
分离的成本往往比想象中更高。
很多人被迫离婚不是因为他们做得不够,而是因为他们做得太多。
过度付出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你不想离婚,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什么也不做。
以静制动有时是最佳策略。
在等待的过程中表现出软弱,并保持他一直习惯的生活方式,偶尔让他回忆起过去。
软弱可以是一种力量,回忆可以是一座桥梁。
c、 承诺系数
承诺需要内在驱动而非外部强制。
这里我们要谈谈第三种心理技巧:心锚理论
心锚是潜意识的情感开关。
所谓"心锚",是指人的记忆和情绪受到特定外部事物的刺激,最终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的条件反射。
理解心锚的运作机制,就能善用其影响力。
他和你一起生活了10年。每天他都用同样的钥匙开门,即使他现在去朋友家,如果他不注意,他可能会拿起钥匙开门。
习惯性行为展示了心锚的力量。
这可以称为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
心锚是情感记忆的物质载体。
心锚是终身制的,总会有一些行为或物体会导致男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些波动是情感的共振。
比如,你们之间的孩子,一起去看的电影,给他们买的礼物,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心锚来刺激他曾经对你做出的承诺。
善用心锚需要技巧和分寸。
很多女人喜欢用嘴去和对方要承诺;
索取的承诺价值有限。
比如,你爱不爱我,你会离开我吗,如果你再出轨怎么办?,男人会回答不,但这样的承诺是脆弱的。
真正的承诺发自内心,无法强求。
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心锚来恢复和巩固男人对你的承诺。
唤醒比索取更有效。
你说不说都无所谓,如果对方能做到就好了。
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有孩子,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晒,不要发一些负面能量,尽量表现出孩子天真、善良、可爱,一周一次。
展示需要自然而不刻意。
这是以孩子为心锚,激发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责任感应由内而外激发。
然后你就可以在你特别的日子做些特别的事。
特殊时刻的特殊安排能产生强烈效果。
比如,如果你一个人去吃饭,或者在家做饭,等等,找一些你以前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放在他可能看到的地方。
这些细节能唤醒深层情感。
这是要用记忆作为心锚来激励他对你所做的承诺。
记忆是情感的宝库。
最后,你可以和他单独安排一次旅行,开始反击。
共同经历能创造新的连接。
夫妻之间独自旅行对第三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发脾气,这就是情绪平衡正在倾斜。
这个举动能改变三方关系的动力结构。
在那之后,你可以经常对男人忆苦思甜,让他的心里愧疚落到实处,日复一日的生活;
情感的唤醒需要持续强化。
你会慢慢发现外面的第三者与他的关系会越来越淡,几次交手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有女人愿意一辈子做第三者。
时间会揭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相信你可以顺利地完成以上所有的事情,但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非常难以控制的——情绪;
情绪管理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情绪就像海浪,有起有落。学会冲浪,而非被淹没。每个细微的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整个修复进程的走向,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至关重要。这需要持续的自我觉察和调节能力,但通过练习,每个人都能在这方面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