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婚内出轨?告诉你4个底层逻辑,远离你的痛苦
当婚姻遭遇出轨,对很多人来说,那无疑是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这种打击往往比事业受挫或财富损失更令人难以承受,因为它直接击穿了人对亲密关系最根本的信任。当最亲近的人成为伤害的源头,那种撕裂感足以让一个人的世界彻底崩塌。
思姐非常理解被出轨对于一个妻子来说是多大的创伤,她们愤怒,震惊,质疑,不甘心,进而又会联想到是不是自己不够好,自己做好了对方是不是就能回来,回来了是不是就能回到过去平静的生活。这种情绪的漩涡会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与否定中,让人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反复徘徊,消耗着最后的心力。
可无论自己如何做,都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他的事实,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愤怒和报复。这种无力感往往比背叛本身更令人窒息,因为它让人意识到,即使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我们也无法真正控制另一个人的选择与行为。
这些情绪反复折磨着我们,令我们痛苦,消瘦,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很多姐妹觉得这件事难以启齿,只能自己闷在心里,慢慢消化,为此憋出病来的不在少数。这种自我压抑的伤痛,往往会在身体上显现出来,成为难以治愈的心病。
群里的小舒就是这样一位姐妹。她是一个80后,与老公恋爱长跑五年后结婚,她们结婚8年,有一个五岁可爱的儿子。这段从青涩到成熟的感情,曾是她最珍视的人生财富,如今却成了最痛的伤口。
在外人看来,小舒何其幸福,老公是某公司的中层领导,成熟稳重,踏实上进,甚至不管工作再忙,周末都会抽时间陪她和儿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丈夫,好爸爸。这种完美表象背后的裂痕,往往最令人措手不及。
而小舒,平时在家也全心全意的照顾孩子和丈夫的饮食起居,让丈夫能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专心自己的事业,跟公婆关系也非常融洽,从未拌过嘴红过脸。她以为自己的付出能换来永恒的安稳,却不知婚姻从来不是付出与回报的等价交换。
直到去年十一,老公在家休假,她无意中发现老公的手机里有个陌生人给他发微信:"放假能不能过来陪我两天,真的很想你。"这条简短的信息,像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所有平静的假象。
看到这些,小舒犹如晴天霹雳,她无法想象,刚才还跟她和儿子说,一会带他们去附近公园玩的老公,难道出轨了吗。这种表里不一的割裂感,让她开始怀疑过去所有的甜蜜时刻是否都是精心编织的谎言。
她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不猜来猜去,于是,小舒拿起手机来到老公面前质问,老公竟然承认了,小舒歇斯底里:"为什么,什么时候,多久了,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每一个问题都像在撕开自己的伤口,但她控制不住地想要知道所有细节,即使这些细节会让她更痛苦。
她已经记不清都说了什么,只觉得脑子嗡嗡响,似乎周围的世界都变了样子。那种天旋地转的眩晕感,是遭遇重大创伤后最真实的生理反应。
原来这个女生是老公的下属,两个人在一起有半年了,小舒竟然一点都未曾察觉。最令人恐惧的是,当你以为最了解的人,其实早已活在你完全陌生的世界里。
到这里老公下跪道歉,痛哭流涕,承认自己是鬼迷了心窍,并马上删除了三的微信,说愿意付出所有只求小舒能够原谅他不离婚,在之后的两个月里一直是逆来顺受,随时随地承受来自小舒狂风暴雨般的咒骂和指责。这种戏剧性的忏悔,往往只是出轨者在事发初期的本能反应,而非真正的悔改。
终于在一次小舒的指责中爆发了,说小舒太强势,什么都听她的,从来没有尊重过他的想法,这么多年工作中的辛苦,都是自己扛,小舒也从未安慰过半句,已经忍够了,主动提出了离婚。出轨者总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将责任推卸给受害者,这是他们减轻内心愧疚的常用手段。
这时的小舒蒙了,从来不知道原来老公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怨气,自己放弃事业多年辛苦维持家庭的和谐,只为了让他没有后路之忧,专心工作,竟然换来了"从未安慰过半句"。这种颠倒黑白的指责,往往会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
此时,小舒开始反思:
"难道真的是我脾气太差了吗?"
"我好像真的没问过他工作辛不辛苦,累不累…"
"他平时确实对我很好,从来都以我为先。"
……
小舒不再咄咄逼人,对老公的态度也是180度转变。这种反思看似理性,实则是在为对方的错误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这只会让自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可小舒的"反思"并没有让老公回心转意,反而是变本加厉,不仅对小舒母子不闻不问,更是经常夜不归宿,直接跟三过起了小日子,而小舒每次都主动给老公打电话,小心翼翼的询问什么时候回家,想吃什么……彻底开启了跪舔模式。卑微换不来尊重,只会让背叛者更加肆无忌惮。
巨大的转变让小舒痛苦不已,一方面小舒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明明犯错误的是他,跪舔的确是我,心里像堵着一块大石头,搬也搬不走,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种委屈求全的状态,往往会让人的自我价值感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小舒真的很爱自己的丈夫,很爱这个家,不想家就这样散了,不甘心这么多年的付出,换来的确是被出轨离婚的结局。爱与不甘常常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做出清醒的判断。
她希望丈夫能回来,跟以前一样好好过日子,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但这只是个美好的幻想,即使人回来了,信任也再也回不去了。
内心的矛盾就像陀螺一样来回打转,从早到晚,一刻没有停歇。前一刻小舒觉得老公的出轨,让她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她觉得抽渣男10个耳光都不足解她心头恨;后一刻又觉得是不是自己平时真的太过分了,太自我了,才让一个曾经这么好的男人再也忍受不了,继而选择背叛。这种反复撕扯的内心戏,消耗的是一个人最后的精气神。
一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一会儿又感觉自己很窝囊。
明明很想他回来,可他回来的时候,又笑不出来,一副冷面相对。
等他走了,自己懊悔表现不好。
这种矛盾心理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说明她还没有真正接受现实,仍在幻想与绝望间挣扎。
这种想法,让小舒陷入了长期的失眠之中,两个多月,暴瘦十几斤,而且仿佛得了厌食症,吃什么吐什么,头发也大把大把的掉,整个人就像那秋天湖边经历过风霜垂柳,风一吹,四散飘零,随时都会倒下一样…身体的报警是在提醒她,必须尽快走出这种自我消耗的状态。
其实小舒的想法就是多数被出轨姐妹的想法,关于如何摆脱这些想法和困境,思姐之前也讲了很多,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几种最重要的底层逻辑。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心理咨询大师亚龙说 :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自己防御,修正自己对这个世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是蜕变的必经之路。
当我们把对于人生和婚姻的认识修正了,很多想法就不攻而破了。重建认知就像给心灵做手术,虽然会经历短暂的疼痛,但康复后会更健康。
01
不是每个人的婚姻都是饱含爱情的白头偕老,婚姻本是一场交易
每个最初进入婚姻的人,都憧憬着婚后的美好,能与那个所爱之人共度一生,白头偕老。这种美好的期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认为它理所当然会实现。
可惜,这都是最美好的祝愿。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人心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易变。
我们以为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我们在这个温暖的地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其实,婚姻本身是两个成长于不同生活环境的截然不同的人,在一场荷尔蒙的作用下,从此开始了互相拔刺般的磨合,而且很大概率对方跟你对于婚姻的认知是不同的。这种认知差异,往往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伏笔。
我们以为既然结婚了,那么为你流血拔刺,牺牲自己,在所不惜。但对方却觉得婚姻只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可舍可留,全凭心情。这种付出与期待的不对等,是很多婚姻问题的根源。
我们以为结婚了,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对方有可能觉得身体或者思想出个小差在所难免,我不提离婚,拿钱回家,已经合格。你不依不饶,就是你不想过下去。这种对婚姻底线认知的差异,往往在事发后才显现出来。
我知道你的内心在控诉:"为什么,我为他真心付出这么多,放弃事业,照看孩子,照顾公婆,伺候他吃喝拉撒,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不惭愧吗,他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质问背后,是对公平与正义最本能的渴望。
可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们并不总是按照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或期望的去做。期待别人按我们的剧本生活,最终只会让自己失望。
你以为你了解他,知道他的全部,但其实,你不过熟悉他很小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我们在婚姻中看到的,往往只是对方愿意展示的一面。
其实走进婚姻之初的你的内心就应该清楚,可能此时你的老公对你呵护备至,但是你根本不能保证他100%能对你从一而终,一辈子对你嘘寒问暖。接受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只是此时他对你的好,让你错误地以为以后他也会对你好。过去的甜蜜会成为现在的毒药,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永恒的保证。
你之所以这么痛苦,只不过是因为你当初的期望落空,你一时无法接受,你根本想不到当初那个跟你最亲密的人,此时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往往是痛苦的源头。
当有人变心,当婚姻里充满硝烟,当婚姻不再是两个人身心生养栖息的场所,总有人会想退场。婚姻的维系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坚持毫无意义。
法律给了人们离婚的权利,没人说,结婚就是一辈子。婚姻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枷锁。
而他,变,是常态,不变,反而是罕见。接受变化,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那么你呢?
你是否随着岁月流逝、世事无常而及时调整自己,让自己改变呢?改变不是妥协,而是成长。
还是你非要固执地相信他当初的承诺,而对方有可能早已身心飞远?执着于过去的承诺,只会让自己被困在原地。
想通了这一点,你或许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人,变是常态。接受这个事实,才能更好地经营关系。
就算他是你丈夫,你也不一定全部了解他。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对自己的保护。
就算你们结婚,也不能完全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另一个人身上。独立的人格,才是幸福的基础。
婚姻是为你的人生服务的,而不是你为婚姻服务的。摆正这个关系,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婚姻,本就是社会分工下的交易,彼此做自己擅长的事,互相扶持,让两个人都能够比一个人的时候走得更顺畅和舒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婚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婚姻不再滋养你,不再能让你更好地在人生路上飞翔,那么请想想,婚姻对你,可还有意义?及时止损,是成年人应有的智慧。
这就是关于婚姻的底层逻辑。认清本质,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02
你的痛苦来自于固守过去,不能及时随变而变
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千变万化的,2019年还一片歌舞升平,2020年却赢了疫情的大考。世界的无常,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应变的能力。
当一切都看起来那么惨淡,谁又能想到2021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生活的戏剧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我们,却以为自己的婚姻一成不变。这种认知的滞后,是痛苦的根源。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看待我们的婚姻,以及我们跟他的关系。跳出固有思维,才能看到新的可能。
很多姐妹在面对被背叛时,被两种情绪困住了,那就是——不甘心和执着于回到过去。这两种情绪像两把锁,将人牢牢锁在痛苦的牢笼里。
她们不甘心自己辛苦建立的家庭就这样散了,不甘心自己多年的付出,不留退路的牺牲自我,最后却被人一脚踢开,以至于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不敢离婚,委曲求全。这种不甘心,往往让人做出违背自己利益的选择。
同时她们执着于老公曾经的温柔体贴,执着于家庭曾经的幸福和谐,执着于曾经美好的一切。过去的回忆成为现在的枷锁,让人无法向前。
所以她们忍受被背叛的侮辱,去跪舔,去讨好,只为了让丈夫看到自己的好,心甘情愿回归家庭。卑微换不来真心,只会让背叛者更加轻视。
丈夫的一举一动牵动她的心:丈夫看手机,她怀疑是不是在跟三联系,丈夫外出,她怀疑是不是去跟三约会见面,丈夫加班晚归,她会一个接一个的给丈夫打电话询问回家时间,恨不得在丈夫身上安一个GPS,可以时刻了解丈夫的一举一动。这种监控行为,只会加速关系的死亡。
身体里那根神经线从未松懈过,仿佛一旦松懈,老公就会不翼而飞。长期处于警惕状态,是对身心的巨大消耗。
此时的你每天都惴惴不安,疑神疑鬼,安全感缺失,你变得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失去自我,是比失去婚姻更可怕的损失。
这不甘心,其实都是你的内在执着于过去,不想去改变的表现。改变意味着告别熟悉,这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感情变了,他变心了,而你却不想变。单方面的坚守,改变不了关系破裂的事实。
可地球在转,人在变,你不变,痛苦的就只能是你。你不能让自己的心跟上节奏去适应,去面对,被困住的,只能是你。适应变化,是生存的必备技能。
所以你不能再逃避,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你们的婚姻已经不能回到从前了,你的丈夫已经不合格了,我们无法改变对方,我们必须看清事实,跟上节奏。接受现实,是重生的开始。
你必须换个角度思考:当他变心了,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改变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我知道你此时一定在想,我到底要如何改变,他才能回心转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从此不再出轨只爱我一个!这种想法,依然是把幸福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
但,错!我的姐妹。
不是你要如何改变,才能让他改变。改变的目的永远应该是为了自己。
这个逻辑本身就是错的。
荣格说过: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所以,我们要做出改变,不是为了改变他,而是为了让自己适应现实中他的变化,婚姻的变化,局势的变化。主动求变,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这变化是什么?他变心了,他背叛了我们。
那么我们怎么变?
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自己人"的角度去对待他了。关系的本质已经改变,我们的态度也必须相应调整。
我们必须万事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思考如何做才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自爱不是自私,而是基本的自我保护。
是的,作为妻子,你必须把跟他的"我们"的概念,换成"我"。这个认知转变,是走出痛苦的关键一步。
从此,他不再是你休戚与共,可以敞开心扉的爱人,而仅仅是一个合伙人。降低期待,才能减少伤害。
你再次敞开心扉,掏心掏肺,得到的有可能是他跟小三的合谋伤害。所以,你必须穿起铠甲,保护自己最柔软的地方。断了跟他的情感连接,从此独立一人。情感独立,是成年人最难得的品质。
你说,难道不能用我的爱,唤回他的爱吗?爱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能维系。
妹子,何必如此卑微呢?他,一个出轨的男人,值得吗?自我价值,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
你或许说为了孩子。
可以呀,为了孩子,你可以跟他做非常称职的合伙人。但他却不再合格做你的爱人。为了孩子维持表面和谐,需要极高的情绪管理能力。
你必须剔除依赖心理,从利益出发,重新估算独自生活的能力。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个未来里,已经没有了"他"。独立规划,是走出阴影的第一步。
而不是陷在回到过去的期许里出不来,对吗?放下执念,才能拥抱新生。
当你不在这个婚姻里付出你的情绪,不再产生内耗,把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努力提升自己时,会发现这道题其实不难解,难的是我们愿不愿意解,愿不愿意,为了自己,改变自己。自我成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03
你和他是两个人,你们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在思姐给姐妹们做辅导的时候,总有姐妹喜欢在自己的做法,和对方的反馈之间,划因果关系。这种归因方式,往往让人陷入自责的怪圈。
但在被出轨,甚至于所有的两性关系里,划因果,非常容易让我们陷入死胡同。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复杂的动机,不能简单归因。
我们以为,他出轨,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这种想法是在为别人的错误背负责任。
我们以为,他对我们不好,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这种认知否定了人性的复杂性。
我们以为,如果我们做得够好,他也会对我们好。这种想法把关系简化成了交易。
……
瞧,听起来没毛病,对吗?
但其实,大错特错。简单化的因果思维,无法解释复杂的人性。
你和他,是两个人,不是你做得好,他就对你好,也不是你做得不好,他就对你不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
他如何对待你,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对待你,他能获得更多。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考虑。利己是人的本性。
就像你自己一样,你以为他对你特别好,你就会对他好吗?不是的,太多的女人出轨的案例里,她的丈夫是把她捧在手心里的好好先生。付出与回报,在感情中从来不是对等的。
你以为他对你不好,你就会对他不好吗?也不是的,太多的案例里,女性在被人家暴和精神控制的时候,反而离不开。情感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
所以,你跟他的行为,怎么就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划等号呢?线性思维无法理解非线性的人际关系。
如果能够简单地用因果来描述,那么不就相当于我们能够用对另外一个人好不好,来控制另一个人了吗?这种控制欲,恰恰是很多关系问题的根源。
反正,我们对他好,他就能对我们好。我们对他不好,他就会对我们不好。如果世界如此简单,就不会有这么多爱恨情仇。
瞧,这样的逻辑下,我们成了强大的控制者!可这种控制存在吗?控制感只是幻觉。
不存在!承认自己对他人无能为力,是成熟的标志。
记住,他追求我们,他对我们百依百顺,他冷暴力,他出轨,他分手,他逼离,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想这样做,这样做对他最有利,而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导致他这样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明白了吗?放下归因,才能解脱。
我知道,我们紧紧抓着这份因果,让我们还能仅存一些对局势的控制感。以为自己做好了,对方就能回来了。控制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
是的,在心理学上,控制感是人的基本需求。失去控制感会引发焦虑。
当失去了控制感,我们会感觉无所适从,甚至觉得自蠢笨。这种不适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但在背叛这件事里,一定要注意,你和他的行为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每个人都是成年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己利益的考虑。理性分析,才能看清本质。
他会在你横眉冷对的时候求回归,因为他跟小三闹掰了。利益权衡,决定行为选择。
他会在你万般温柔顺从的时候逼离,因为跟小三在一起对他更有利。感情在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所以,别在他的错误行为和自己的行为上划因果。停止自责,是康复的第一步。
他的因,导致他的果。各人因果,各自承担。
你想要好的果吗?就为自己努力和改变吧!为自己负责,才是幸福的开始。
04
他回心转意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知道,你希望你的丈夫回来,想挽救你的婚姻,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现实往往更复杂。
但首先你需要诚实的面对自己,也要诚实的面对你的丈夫。自我欺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算他真的回来,你是否能够完全放下你老公出轨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信任一旦破裂,修复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知道你想说,你能,但我知道,你不能。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愈合的开始。
思姐救助过那么多的姐妹,被枕边人背叛后的状态思姐一清二楚:就算男人们回家,就算他们痛哭流涕求原谅,她们依然会整夜整夜的失眠,脑中不断闪现各种片段,自我脑补丈夫和小三在一起的场景;会开始变的神经质,感觉一切都不真实。创伤后应激反应,需要专业干预。
曾经倾心信赖的人竟然背叛了你,你可能会质疑一切:你不知道你的枕边人究竟是什么人,你怀疑你们到底是不是曾经相爱过,你甚至不知道曾经的承诺和那一纸婚书意义何在。存在性危机,是背叛后最深刻的创伤。
所以如果你的丈夫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他的出轨对你造成多大的伤害,并且坚定地走《求原谅的六步走》,那么你的所谓的"拯救婚姻"除了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并不会解决你当前婚姻的现状。没有真诚的悔改,原谅只是自欺欺人。
裂痕永远在那里,你的疑神疑鬼,你的伤口,需要自己去治愈,而不是他。更何况,没有几个男人能真的做到"六步走"。自我疗愈,是唯一的出路。
解决自己痛苦的良药,永远在你自己手里,那就是,不爱他。放下执念,才能解脱。
当你不再爱他,他也就不再能伤你,你也不会再在乎他的行为,是否能让你疑神疑鬼。情感独立,是最大的自由。
当你不再爱他,你也就不会再用他是否爱你来定义你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应该来自内心。
在这个放下他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学会自爱,像一个发电机一样,学会自己发光发热,而不是等着别人给你温暖。自爱者,人恒爱之。
这是个非常AMAZING的成长的过程,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而不是让别人为自己的幸福负责。成长的过程虽然痛苦,但结果值得。
当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他,看待婚姻,看待感情,才能够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理性思考,才能做出明智选择。
也就能够让自己的生存状态,上一个层级——从对尊重的需求,上升到自我实现。成长的意义,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是的,很多姐妹,在跟思姐一年多以后回来,再看当初自己在群里留下的聊天记录,会说:啊?这是当初
我最喜欢此时看她们成长以后,自己说出那些成长感悟的样子。蜕变的过程,总是令人感动。
她们像宝石,闪闪发光。每个走出阴影的女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这样的她们,无论是仍在婚内,还是已经离婚,都像太阳一样,散发着光和热。人们因为她们可爱而聚集在她的身边。吸引力法则,永远适用。
瞧,一切没那么糟。黑夜再长,黎明终会到来。
最后思姐的三字经一定要默念起来:不指责,不抱怨,不期待,不关注,不依赖,不爱他,你只需要关注自我,一切从自己出发,生活会好起来。简单的心法,蕴含深刻的智慧。
加油,我亲爱的。每个女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尤其是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