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了背叛也没法离婚,该怎样去原谅出轨的那个人?
该如何去原谅背叛你的人?
相信我,遭遇背叛,先不要谈原谅不原谅。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尽量先让自己的痛苦减少,先让自己振作起来,然后再让自己强大起来,最后再去谈要不要原谅他这件事。
因为遭遇背叛后的痛苦,在得到治愈之前,是根本没有力气去选择原谅的。
那不叫原谅,那叫妥协,叫算了。
哪怕他跟你痛哭流涕,跟你表达悔意,跟你作保证,只要你的痛苦没有被真正治愈,那么你的心里永远都会有根刺。
这根刺会在你们情到浓时提醒你——情到浓时又怎样?他还不是把这份情分给过另一个人。
这根刺也会在你们感情趋于平淡时扎你的心——我们感情这么淡,是不是因为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另一个人?是不是他爱而不得?
即便他没有再关注第三者,即便他绝不口提,但他出轨这件事还是会让你的心隐隐作痛,还是会令你忍不住胡思乱想,总想找点线索来验证他是真心回归。
所以,在原谅他对你造成伤害之前,先不要谈如何原谅。
原谅,是伤痛得到了治愈以后,得以释怀的事,而不是带着受害者的身份没有退路的妥协。
就像我年幼时体弱总是被人无端欺负,心想着一定要记住这个仇恨,等自己强壮了,一定要报仇,并在笔记本上写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句子。
后来长大了,经常健身,当初欺负我的那个人,我现在可以打十个。某次回老家偶遇到了他,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强大,而我当年的恨意也早已消散。
他跟我打招呼,我报以笑意回应。他跟我谈起过往,说小时候总欺负我跟我道歉,我笑着说,你的道歉来得太迟了,我已经不记恨你了。
是我原谅了他吗?或许吧。
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原谅,不如说释怀。
不是跟当年的恨意释怀,而是跟曾经弱小的自己释怀。
因为曾经很弱小,保护不了自己,所以在遇到不讲“武德”的人时,只能暂时忍受被欺负后的屈辱与恨意。
现在变得强大了,应该可以去找当初欺负我的人报仇了吧?
可现在的我,也不再是当初的我。强大的除了自己的身体,还有内心。
或许你会说,轻易地原谅伤害自己的人,这是是不是太"圣母心"了?
我觉得不是。
孔子曾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的人生轨迹早已与此人不相干,即便是偶遇,他也不会再进入我的生活。我若再去与他纠缠小时候的"仇恨",那我岂不是白活了这么多年吗?他何以值得我越活越回头呢?
是的,不值得,没必要。
就像我年少时读到"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只觉得这是一种通透与豁达,见识过天地万物的广阔,再看那茁壮成长的小草树木,不觉有些感慨和怜惜。
年纪大了才懂得,当你的内心强大到如乾坤般,你便不会悲伤于那一草一木的凋零,也不会再畏惧阻挡视线的山川。因为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皆栖身于这乾坤当中。
就像真正看过大海的人,必然也不会介怀小溪流的幽闭。
真正爱过的人,必然也能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爱和信任,也有伤害和欺骗。
因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在他的生命里,有欢快欣喜的瞬间,也有孤独烦闷的刹那;有来自情欲的躁动与饥渴,也有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柔软。会心怀愧疚与怜悯,也会爆发恨意与偏激。
这些情感特质看上去或许很对立,很矛盾,但人性就是如此错综复杂,从来就不可能只存在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
如果你只能承受人性中的美好,无法面对人性的糟糕,那么你的痛苦不会止步于背叛。你会永远活在逃避现实的撕裂中,跟自己的认知较劲,跟现实真相斗争,在矛盾与痛苦中,错失身边的美好与善意。
所以后来的我也终于懂得了,与其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哀怨仇恨,不如尝试走出来看看更广阔的空间,扩充自我的认知。
当一个人见识过最差劲的和最美好的,心性必然会更加坚韧,对世间的无常变化必然更加处变不惊,能够接纳的事物更广阔。而那些曾经让自己辗转反侧怎么也想不通的人或事,也会忽然想通;曾经让自己痛苦愤怒的欺骗与背叛,也可以忽然释怀。
可对于内心虚弱到无法保护自己的人来说,实在太渴望也太需要来自他人的庇护和坚守了。所以当遭遇欺骗与背叛,就会像遭遇晴天霹雳般,感到心痛愤恨却又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是遭遇背叛后的痛苦根源之一。
因为内心失去了支撑而变得愈加脆弱,所以无能为力,只得一边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一边又渴望来自对方的认同和关爱。这种自我的否定与需要对方的矛盾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化为愤怒和恨意,把自己困在其中,无法释怀,无法原谅。
所以想要走出这种痛苦,最好的办法不是立即去原谅对方。
而要重新去理解两性亲密关系,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眼界,承受人与人之间情绪与情感的变化无常。
你要知道,没有任何一段感情可以一直处于巅峰状态,盛极必然衰竭,触底方可反弹。
可能你会迎接到好的转机,也可能会错过。正是这种无法预料和无法掌控带来的体验,让人对两性亲密关系无法自拔,所以我们才会不由自主地沉迷在其中,感受爱意的欣喜,感受失去的悲伤。
说到底,这就是情感带给我们的经历与体验啊,有甜有苦,有幸福有哀怜,令人难以抗拒。
所以,你只有先让自己的内心强大坚韧起来,才能在面对无法掌控的人性时,摆脱来自他人的支撑,摆脱作为受害者给自己套下的枷锁,带着自己的力量,去面对恐惧,面对迷茫,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而在这个时候,你更加不需要依靠原谅,来换取彼此和好的机会。
因为原谅不是自我欺骗,也不是放弃挣扎,更不是逃避痛苦。
原谅不是手段,也不是筹码。
如果你希望通过原谅来换取对方的感恩,换取对方的服从,那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原谅是你的内心对背叛这件事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成熟全面的水平,是你可以真正地放下对方的过错,走出内心的煎熬和痛苦。
所以,在你重新站起来,获得了内心的力量后,你不必立即决定要不要原谅对方。你完全可以带着清醒的认知,去理解人性中的诱惑与抉择,坚守与背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诱惑有多严酷,对人性的考验就有多严酷。无论被考验的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这个诱惑是生理欲望的刺激,还是物质财务的刺激。
面对诱惑的人,充满矛盾与挣扎,可恨也可怜。
战胜诱惑的人,其背后所承受的痛苦往往被忽视,被轻描淡写。没有战胜诱惑的人,更加容易被身在道德制高点的看客们竖起中指加以嘲讽。
你也不知道在道德制高点的人,是自己战胜了无数个诱惑,还是连被诱惑的机会都没有,习惯性高估自己。
但是你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优越感与自卑感并存,在批判和指点别人的时候,只是渴望得到赞赏和认同罢了。
而身处矛盾漩涡的你,有了坚韧强大的内心,必然能够懂得什么叫"看透人性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相信爱",必然不会被外界舆论裹挟。
这个时候的你,必然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感情需求,与对方平等友好地谈判、沟通,在互相深度了解彼此后,慎重地做出抉择。
这些前提都比原谅对方或者重新建立信任,要重要得多。
可以说,没有这些自我认知的改变和内心创伤的愈合,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原谅对方,更没有可能重新建立信任。
毕竟,原谅是在变得强大以后,对对方的宽恕。信任是双方在平等的规则下,拥有同等的力量,互相制约、互相关联的结果。
往大的格局讲,国家与国家的交际如此;往小的格局讲,人与人的相处亦是如此。
真正的原谅,需要经历漫长的自我重建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你需要先清理残骸,打好地基,然后才能开始建造新的房屋。急于求成只会让新建的房屋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再次坍塌。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修复,去成长,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仁慈。
当你还处在痛苦中时,任何关于原谅的决定都可能是在自我欺骗。痛苦会蒙蔽你的判断力,让你做出违背内心的选择。与其强迫自己原谅,不如先学会与痛苦共处。承认痛苦的存在,接纳自己的脆弱,这才是走向真正强大的第一步。
很多人误以为原谅就是忘记,其实不然。真正的原谅是记得却不再被其困扰,是能够平静地回首往事而不被情绪淹没。就像看一场老电影,你记得情节,却不再为剧中人的命运揪心。这种超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内心的成长。
在你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所谓的原谅往往带着讨好的意味。你希望通过原谅来换取对方的回心转意,希望通过宽容来维系关系的稳定。这样的原谅背后隐藏着恐惧——害怕失去,害怕孤独,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但恐惧驱动的原谅,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释怀。
当你真正强大起来,你会发现原谅与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这段经历,如何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背叛可以摧毁一个弱者,也可以锻造一个强者。关键在于你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这场人生的考验。
真正的强大不是不会受伤,而是受伤后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完整。就像一棵经历过风雨的大树,伤痕会成为它年轮的一部分,却不会阻碍它继续向上生长。当你达到这样的境界,原谅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需要刻意为之。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对自己的诚实。不要为了迎合他人或社会期待而强迫自己原谅。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痛苦是值得被尊重的。只有先对自己诚实,才能最终抵达内心的平静与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