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年轻人活得最抑郁?
在中国,哪个人群活得最抑郁?相信不同年龄阶段、社会阶层的读者内心会有不同的答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这一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经查据相关资料,小编目前尚不能断言中国的年轻人是抑郁症患者最庞大的群体,但我们需要警惕一个新现象:中国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在别人眼中,本该意气风发、乐享韶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受困于抑郁症呢?
被抑郁症吞噬的年轻人
早在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国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照6.1%的发病率折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无疑是抑郁症的重灾区。而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关注。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及发病率很难准确统计,因为此前没有进行过此类专项调查,而且农村人口也不会配合调查。英国《卫报》称,尽管中国尚未公布有关精神疾病的官方数据,但大多数证据表明其抑郁症患者比例在上升。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认为,当下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非常堪忧,“不管是心理疾病还是心理障碍或是抑郁倾向,在年轻人中都有扩大和加重的趋势。特别是抑郁症,从临床上来看,现在得抑郁症的人年龄越来越小。”
年轻人的“中国特色”式压力
国内抑郁症年轻群体的扩大,与他们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参与者的反馈,研究人员将他们面对的压力归纳为十个方面,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研究结果还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
其中,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压力主要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色压力”。
20岁至30岁的人群处于面临毕业、职场奋斗初期,人生的格局还尚未稳定,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焦灼感进一步加剧,这些不良感受会进而诱发抑郁症。“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创始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赵悦辰称:“在抑郁之前普遍有一种情绪存在,这种情绪叫焦虑。焦虑不断累积会促进抑郁的发生。”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因为经济体制和劳动组织制度的改革,各种性质不同机构的雇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处于北上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技能和信息的更新也让他们的神经难以松懈。
再加上如今社交网络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界限。24小时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已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研究已经表明,过度使用电脑与手机使脑部放松与紧张的调整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不佳,加上压力随时可能迎面而来,容易引发抑郁。
此外,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迫使年轻人难以认真对待自己的饮食健康,常吃垃圾食品果腹。但西班牙那利·拉斯帕尔马斯大学和格拉纳达大学的科学家们经研究证明,食用快餐或商店出售的烘焙食品与患抑郁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经常以快餐为食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那些不吃或者极少吃的人高出51%,即使少量进食这类食品,也会明显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
许多年轻人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都有类似“被掏空”的感受,这种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状态一旦持续,将为罹患抑郁症埋下伏笔。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困扰着中国年轻人,它也是导致日本年轻人自杀的一大原因。每年5月,日本抑郁症患者会突然增多,通常叫做“5月病”。这是因为每年4月是新年度的开始,很多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时极其惶恐,工作一个多月就出现抑郁症状。
虽然年轻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工作,但悲哀的是,在财富积累初期,他们所获得的工作报酬难以支撑自己立足,毫不夸张地说,在贫瘠的经济基础上,年轻人的婚恋、购房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也是致郁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自心路独舞
以购房为例,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房价却高得世界领先。据世界各地和各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数据库NUMBEO显示,全球127个国家(含地区)2015年中的“房价收入比”中,中国以房价是年薪的22.95倍排在了第14位。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8左右或以下,加拿大只有5.78,美国只有3.39。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也高于日本、韩国这些高收入的国家。如此环境下,中国的年轻人若想仅凭一己之力买房,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想在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更是遥不可及。
将视角转到国内农村地区,失衡的性别比下,农村男青年想要结婚便要交付无异于天文数字的彩礼费。诸多新闻屡见不鲜。河南小伙结婚花费50万,相当于全家20年的总收入。民众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农村彩礼节节攀升,30年来翻了几百倍。虽然对于农村年轻人抑郁症发病率的统计尚无官方数据,但业内专家早已直言,如今农村地区的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症结愈发严重。
在种种压力之下,国内年轻人难有喘息的机会,工作、买房、买车、婚恋……生活的每一面都令他们焦头烂额,也无法去追逐现实生活与休闲娱乐的平衡。
熊汉忠表示,“年轻人的生活品质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的确会影响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无独有偶,近年来韩国受全球经济衰退拖累,不少企业资金短缺,因而削减职位。据统计,30岁以下人士失业率高达12.5%,远高于全国平均的4.9%。
因此,韩国青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大量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称,韩国20-30岁男性抑郁症患者5年内增加了40%,青少年抑郁症严重。在社会经济环境转型期的裹挟下,中国年轻人有自己中国特色式的压力,韩国年轻人也有自己难以卸下的“包袱”,而这些变化若适应不好、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抑郁症的侵扰。
功利风气扭曲年轻人的价值观
社会大环境不仅为年轻人带来了难以消解的种种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局。熊汉忠介绍到,“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过于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是诱发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最近一二十年,全社会的导向就是把经济搞上去,这一导向的核心就是钱。这样一来虽然社会发展了,国家硬件也强大了,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大家一窝蜂地认为钱是最重要的,进而忽略了对自己精神方面的关照。”
不仅当前的社会风气如此,年轻人每天暴露的信息环境、社交网络,也在不断强调功利、现实的价值观。一方面,富裕阶层大晒奢靡生活,使得一大批年轻人盲目追逐;另一方面,媒体大肆营造“人生赢家”形象,“90后美女CEO放言要么出众、要么出局”,“95后创业者获得投资人的青睐”等被包装的年轻有身家、事业成功的形象不断涌现,让许多年轻人迷失自己的定位,将个案视为普遍现实,树立不切实际的成功榜样。在并不“合理”的比较下,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急于否定自己,焦躁不堪,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崇拜金钱名利的年轻人患上忧郁症的机会较那些并不十分看中金钱名利的年轻人要高出20%。他们的建议是,年轻人在追求向上和好生活的过程中,应量力而行。
的确,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仅仅是少数,在20-30岁的人生阶段,价值观尚未成形。如果盲目追求成功,以功利化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将不当的例子做榜样,那将坠入功利的陷阱,被丛林社会的规则裹挟着向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内心的混乱和焦灼难以得到重视,郁积心中,不免诱发心理问题。
成长环境相对优越 缺乏情绪处理经验
事实上,年轻人难以妥善处理负面情绪也是科学使然。研究表明,大脑中负责推理和抑制冲动的前额皮质到了25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这意味着,现在年轻人的大脑许多还未发育成熟,不足以应对刚独立时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再加上在国内,这一代年轻人大都生长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较前几代丰裕许多,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相对脆弱。准确地讲,他们在成长早期缺乏处理情绪的历练。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还有专家认为,年轻人易患抑郁症与不当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根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遇到挫折时常发生极端行为。
因此,即便年轻人的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但心智尚未成熟。他们缺乏处理挫折和消极情绪的经验,也极易“钻牛角尖”,进而患上抑郁症。他们亟需正确认识挫折和消极情绪,并及时调整。
社交封闭就医难 忧思无处排解
MentalHealth Foundation的项目负责人Moira Clunie认为,现在抑郁症的年龄段正在年轻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带来的现实社交隔阂。的确,年轻人习惯在网络世界里封闭自己,缺少和人群的线下交流,以及健康的社交圈。这使得他们一方面认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另外一方面即使发现了问题,也缺乏倾诉对象,难以排解忧思。而若想很好地应对焦虑和压力,年轻人作为一个个体,社交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即便他们想通过专业渠道进行抑郁症治疗,但也受限于医疗资源短缺和价格昂贵,难以如愿。
“在美国,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师、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约30万人。而在中国,通过资格考试的心理咨询师只有约2万人。国内一线城市心理咨询师的收费已经达到300~1500/小时,价格之高已经让普通人难以承受。”全国人大代表、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道出了国内心理治疗资源的匮乏和治疗费的高昂。
除了人才,目前中国医院设立心理科室的数量也很少,且多以门诊形式为主,开辟住院部门的则更少。以沈阳为例,目前只有两家医院开设心理病房。但实际上严重心理疾病患者与其他重症患者一样,都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庆、四川和浙江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开设2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但囿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很多时候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被接听。
不难看出,尚无丰厚财力的年轻人若想深入治疗抑郁症,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硬件条件的缺失也让抑郁症的治疗难以实现。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机制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ips:
抑郁症有严格的指标,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指标是,情绪低落延续至少两个星期。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儿科精神科医生斯图尔特·高德曼医生还总结了一些20多岁的抑郁症患者发病时的迹象,希望引起大家警惕。
兴致欠缺。如果你对曾经很喜欢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的症状。患者可能不会拒绝朋友的邀请,但是一起出去玩时并不兴奋,感觉没劲。有些人直接把自己孤立起来,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变得疏离,只喜欢一个人呆着。
精力不足。抑郁的人丧失了希望,所以通常都没有动力,一直处于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慢慢让人失去精力,容易感觉疲劳,早上起床困难,日常的事务也不爱打理。
做事不专注。满脑子消极思想和悲观态度的人无法把心思集中在某件重要的事情上,面临人生的一些重大变化时会变得犹豫不决,例如选择工作时、搬家到外地时、经济上开始独立时、开始恋爱时等等。如果在上大学时或工作期间做出三心二意、无法专注的表现,那么之后遇到的事情可能会让人的自尊心消弭殆尽。
清晨惊醒。20多岁的抑郁症患者经常会在早上4、5点钟醒来,之后就无法入眠了。这是因为他们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在清晨达到最高水平,使人进入紧张状态,干扰了睡眠。
开始酗酒。为了缓解抑郁情绪带来的痛苦和孤独感,一些年轻人会通过饮酒或滥用药物的方式麻醉自己,借以逃避。高德曼说,有这种迹象的人必须正视问题,即使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也不能证明这是正确的。为此事烦恼的人可向家人或亲密的朋友求助,一起寻求解决方法。
性冷感。20多岁年龄段的人本该热衷于谈恋爱、结婚等事宜,但是抑郁症患者对性和爱没有兴趣。
体重变化。抑郁症患者的体重可能会突然发生变化,有的人变胖,有的人变瘦。变瘦的人可能是因为失去了胃口,开始厌食;变胖的人可能是在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
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在“升级打怪”的时候也能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让抑郁症远离自己,积极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