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给小三的钱,原配能要回多少?
近日,周口市沈丘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原配状告第三者的案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刘先生和马女士是一对夫妻,2018年刘先生在网上认识了张女士,并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两年间,他以发红包的形式向对方转了18万余元。马女士发现后,一气之下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财物,法院最终判决张女士返还18万元。
图源:触电新闻
配偶出轨事件中总伴随着财产的转移,所以原配和小三之间也常见金钱纠纷。原配起诉小三返还赠与财物的事件,还发生过不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018年,萍乡市安源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婚外情不当得利纠纷。丈夫婚内出轨,还豪掷88万给情人买豪车,妻子得知后愤而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法院最终认定赠与行为无效,第三者返还全部购车款人民币88万余元。
图源:安源区法院官网
2020年,赣州会昌一男子给小三发红包将近3万元,原配起诉要求小三返还,获得法院支持,最终小三当场退回18000元。
图源:江西台都市现场节目截图
寻常恋爱分手、离婚结婚事件里,也少不了金钱往来带来的纠纷。婚外恋情因为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问题,金钱纠纷更加错综复杂,其中最难处理但最常见的纠纷就是——配偶给小三的钱,原配到底能不能要回来?以上这些案件中,有的原配向小三要回了全部财物,但有的只要回了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原配能追回全部的财物吗?哪些类型钱财可以要求第三者返还呢?
出轨的配偶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小三,原则上原配可以全部追回,但实践中或有困难。
辽宁良友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沈阳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娇律师告诉壹读君,如果未经特别约定或离婚程序,夫妻婚后收入的所有财产是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是捆绑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相关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王娇律师认为,出轨方给小三的自愿赠与行为违背公序良俗,所以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如果证据充分,法院会判决支持原配追回全部财物。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荆律师也认为,婚姻关系中任意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将财产赠与他人,侵犯不知情方的财产权,原配可以行使撤销权将对方无权处分行为予以撤销。
无论法律界定该赠与行为是无效行为还是可撤销行为,原配都可以追回财物。
图源:电视剧《三十而已》截图
但张律师进一步提示,在实践中,出轨方与小三常常有一些消耗性消费的花销,比如出去旅游、吃饭等等。这类追溯不到转账记录、购买记录的消费支出,原配很难通过撤销赠与的形式予以追回。
看来原配想要追回财物,还得颇费一番功夫。
那原配们该怎么做呢?
知名法律博主雷家茂律师告诉壹读君,如果原配想要向小三追讨财物,首要问题就是要证明出轨方将何种财物、多少财物赠与小三,可通过出轨方的转账记录、购物记录、银行卡流水等证明财物的赠与情况,原配应该注意收集这类相关证据。
王娇律师表示,审理此类案件取证是相对困难的,如果出轨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积极配合并提供证据,取证起来会容易许多。
另外,原配们也要注意时限问题,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一年之内。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以上都是针对“知三当三”的小三和坦诚自己婚姻关系的出轨方而言,张荆律师还提示了另一种情形,就是出轨方隐瞒了自己已婚身份,小三并不知情,是“被三”的。那么在原配主张返还时,法庭也要平衡侵害配偶财产权与侵害被小三一方的人身权,可能要一案一议。
但两头骗的出轨方,需要向不知情的小三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图源:电视剧《三十而已》截图
互相忠诚是婚姻的基础,更是底线。出轨已经是不忠不义,挪用共同财产更是违法行为。现代婚姻里,如果一生一世一双人很难,那至少同时段不要脚踏两条船。
壹读君还想告诫那些图金钱or图爱情,蹦跶在别人婚姻关系红线上的人:
前有某经济学教授苦心谋划,让空姐出身的小三啥也没捞着,还背上900万债务;后有“雅痞大叔”演员控告小三敲诈勒索,把小三送进监狱。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知三当三绝不可为。
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严格审查财产来源、金额大小以及第三者是否知情等因素。例如,若出轨方使用夫妻共同财产为第三者购置房产、车辆等大额资产,法院一般会认定该行为严重损害了配偶的合法权益,赠与行为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第三者须全额返还。而对于一些小额赠与或日常消费,如餐饮、旅游等支出,因难以追溯且金额较小,实践中往往难以追回。此外,若第三者能够证明自己并不知晓对方婚姻状况,属于善意第三人,法院在裁判时也可能酌情考虑其权益,但这并不免除出轨方本身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因此,原配在维权过程中,不仅应积极收集证据,还应理性区分不同性质的赠与,有针对性地主张权利。
另一方面,此类案件也反映出婚姻关系中财产管理的重要性。夫妻双方如能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达成明确约定,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一方擅自处分财产的情况发生。即使出现一方出轨并私自赠与财产的情形,有约定的情况下也更有利于原配主张权利。同时,社会公众也应认识到,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法律意义上的共同体,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处分共同财产,尤其不得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对于处于类似情境中的原配而言,法律虽提供了救济途径,但情感的修复与关系的重建往往比追回财产更为复杂和漫长。因此,在法治保障之外,婚姻中的诚信、责任与尊重,仍是每一对夫妻都应坚守的价值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