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退小三的机构:另一半出轨了,我要怎么放下背叛、走出痛苦?
劝退小三的机构:另一半出轨了,我要怎么放下背叛、走出痛苦?
作为一个主要处理婚恋问题的咨询师,我最经常被问到的还属“我到底怎样放下被出轨的痛苦?”
截至目前我认为较有效的思路是:别急着放下,有一种放下叫“我现在偏不放下!”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做过许多被出轨方伤害疗愈的咨询、也做过经历出轨创伤后两人意图重建关系的夫妻咨询。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越是不愿接受情绪自身的发展规律、越是急着想要逼自己放下的来访,经历痛苦的时间会越漫长、对关系和自我的破坏会更深刻。那些试图强行压抑的情绪,往往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刻卷土重来,带着更强大的破坏力,让你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和痛苦循环。与其如此,不如坦然承认自己的伤痛,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这份痛苦。
一、是什么在阻止你放下背叛带来的痛苦?
1)放错重点
我经常会引用约翰·戈特曼关于出轨的理论——是婚姻本身出了问题导致出轨的发生,而不是出轨才让两个人的关系出问题。
这一结论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有很多经历出轨痛苦的夫妻、甚至较为新手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在这里栽个跟头。他们过于急切地想要找到婚姻中的问题,却忽略了当下最需要处理的创伤反应。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往往会让受伤的一方感到自己的痛苦被忽视,进而产生更深的孤独感和不被理解。
有许多深受出轨所伤的人,他们有勇气直面自己曾经在婚姻里做的不够好的事实;
也有不少新手咨询师(或是更偏向于做自我成长或婚姻关系的咨询师),能够很快看到是婚姻哪里有所缺失因此走向出轨。
于是夫妻俩往往立刻埋头扑在解决这些既有矛盾中,咨询师也大概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处理出轨前已存在的婚姻问题上。然而,在伤口还在流血的时候就去探究病因,往往会带来二次伤害。受伤的一方可能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婚姻中的问题,强行推进这个过程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痛苦和抗拒。
但当我接手越多出轨类咨询后,我越是发现在处理出轨背叛问题时要是把全部重点放在解决婚姻既有问题上,咨询起效会较慢、且来访心理状态更容易出现反复。因为在这个阶段,受伤方最需要的不是分析婚姻问题,而是先处理自己的创伤后应激反应,重建内心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处理婚姻问题自然对解决出轨问题有益处,但这样的做法会在抚平自我受损、疗愈背叛创伤上走弯路。就像一栋着火的房子,当务之急是灭火,而不是急着去检查房子的结构问题。只有先控制住火势,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创造条件。
2)急于求成
简单来说,处理出轨类创伤心理时,需要专事专办。
找出婚姻本身的裂痕固然重要,但那是后一步的事情。一个人想走出被背叛痛苦,初期该做的重中之重永远是疗愈出轨事件带来的心理伤害。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就像照顾一个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必须等到伤口愈合到一定程度,才能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操之过急只会导致伤口撕裂,延长恢复时间。
我相信每个被出轨的你只是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已经费尽了洪荒之力,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心底都不曾相信自己爱人居然还有着出轨的“本事”,直到这件事已成事实。这种认知的颠覆带来的冲击,往往比出轨行为本身更具破坏性。它动摇了你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甚至否定过去所有的美好回忆。
出轨会给人带来极强的心理冲击,让人进入应激状态。此时重要的是让你的情绪疼痛得到缓解,你才能慢慢恢复心理能量,才有余力去探究和解决过去婚姻中的那些问题。在这个阶段,强迫自己去原谅或是强行推进关系修复,都是在透支所剩无几的心理资源,最终可能导致彻底崩溃。
这就像谁都知道一个骨折的人最终都需要练习重新跑起来,但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给你止痛、让你至少能站起来、走两步。如果连站立都困难,就强迫自己去跑步,结果只能是伤上加伤,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情绪的恢复也是如此,必须遵循其自然规律,循序渐进。
如果你觉得被出轨后心态着急却动作变形,许多自愈方式也并无作用,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找对方向,有时选择大于努力,有求助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
点击复制添加老师微信chenman0218,获得免费分析建议
3)教条死板
从我个人的咨询经验出发,我还发现有许多夫妻是因为太过依赖“确定性”,沉迷于搞清楚各种非常绝对化的问题:
“如果ta都回归家庭了我还对ta不好,ta是不是一定会再次出轨?”
“要是我没有惩罚到位,ta没受到教训以后不就还敢继续背叛?”
“我要不要让ta签忠诚协议、ta要是再犯就净身出户,这样就能管住ta?”
“我要不要查ta的手机、要求ta交代清楚出轨细节、让家里人参与、和第三者正面刚……”
我很能理解受伤的你绝望地想要在确定性中抓住一些安全感,但你要知道在感情世界没有一语定论的道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家庭的动力偏向不同,哪里有绝对的真理、又哪里有一通百通的“标准答案”呢?过度追求确定性,反而会让你陷入更深的焦虑,因为感情本身就是流动的、变化的,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而把很多心思和力气错误的浪费在求索种种绝对化的概念上,反复纠结自己是不是做了“绝对正确”的事、避开了一切能踩的坑……这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往往会成为康复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它会让你时时刻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无法放松,也无法真正投入到修复关系或自我疗愈的过程中。
我们的自我、亲密关系都是流动的,不要用死板教条的框架把自己和爱人牢牢锁死,这都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强迫与执念,反而阻止自己快些好起来的进程。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过程有反复,允许情绪有起伏,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康复之路。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才能给自己和关系留下成长的空间。
4)畏难退缩
和网络言论风气相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出轨问题的夫妻,绝大多数都并不想选择分开,而是努力地想要两人重新走回到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相爱的两人必然会经历无数对话、抛出无数问题、得到各种各样的解释、愤怒满溢、绝望、压抑、焦虑、抑郁、羞耻、愧疚……我绝大多数来访都是把这些罪一层层遭了个遍,最终意识到痛苦完全没有减弱的迹象、疲累不堪来到咨询室寻求专业帮助。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双方都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任何一方的退缩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我接下来的话也许不中听,但确实是肺腑之言——
走出背叛伤痛真的不是什么轻松惬意之旅,它就是很辛苦、很不容易,无论是夫妻俩自己硬扛、还是进行心理咨询,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遭遇反复、情绪崩溃、走走停停……就像登山一样,有时你以为快到山顶了,却发现还有更陡的坡要爬;有时你以为走错了路,却在拐角处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
今天他说:“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怎么一点用都没有,稍微好了点就又回到起点了?”
明天她说:“我这么痛苦一点都不值得,干脆离婚算了!”
后来他说:“我感觉出轨的事情彻底过去了!我们比以前更了解彼此、关系更紧密了 !”
也是她说:“幸好我们还在一起,我们是最爱彼此的人,根本无法忍受分开!”
……
于是有不少夫妻都是在重建关系的过程中情绪过激,被负面感受摆布,关系重建一层、砸掉两层。这种反复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因为它让你们有机会处理更深层的问题。关键是要在反复中看到进步,在倒退中保持希望,相信每一次的沟通和修复都在为关系的重建添砖加瓦。
实际上,情绪本身有它自然的发展规律,它会被伤痛激发、会减弱、会反弹、会大起大落,直到它终于趋于温和。试图跳过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导致情绪以更强烈的方式反弹。就像海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浪会越来越小,最终归于平静。
但如果你轻言放弃、动不动就撂挑子不干了、好又不愿好离又离不掉、强行压抑情绪、逼迫情绪马上好起来、过度追求即时成效、甚至以为决绝离婚就能把伤痛从你的身体里赶出去……情绪只会转过头来再狠咬你一口,让你更痛更痛。伤痛不会因为关系的结束而自动消失,它需要被看见、被倾听、被理解,才能真正得到疗愈。
经历出轨意味着你们的关系有了裂痕、你的自我受损,把裂开的心和碎掉的关系一片片拼凑回去不仅需要咨询师的专业、时间作为催化剂、更需要你们自身的信心和耐心,不畏难退缩、不轻言放弃。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坚持的毅力和面对的勇气。
走出被出轨伤痛不容易,有时是你自己在阻止自己走出来。想要跳出自身行为惯性,不妨换个角度看看问题,只需点击下方卡片复制微信号添加即可,我会帮你理清思路、分析利弊,找到更好的婚姻出路。
点击复制添加老师微信chenman0218,获得免费分析建议
二、那么,做什么能帮你真正放下?
前面讲了最常见会阻止你心理痊愈的四种做法,我们再来说说那到底做什么会对放下有帮助呢?
如果你已经在背叛剧痛中挣扎了很久,你可以试试以下两种做法:
1)正向自我引导
我知道,很多时候你很容易苛责已经伤痕累累的自己,不许自己这样,不许那样。
你不许自己停留在难过的状态里,认为这样就是“软弱”、“没用”;
你不许自己慢一点好起来,觉得这么久了还没进展,自己太“迟钝”、“纠结”;
你不许自己内心其实放不下爱人、放不下这段婚姻,责骂自己就是他人所说的“恋爱脑”、“不独立的小娇妻/绿帽男”;
你不许自己流露出对爱人的不舍,即便对方服软你也不许自己停下继续惩罚甚至羞辱ta的行为,你觉得放过ta你就“输了”……
但从人自身的行为习惯出发,我们并不擅长处理“反向指令”,也就是我们很难做到“不要”。
你会发现那些对自己的压制,全会反噬:
当你命令自己不要想,你就会拼命想;
当你教训自己不要爱,你就会一直爱;
当你逼迫自己快放下,你就会放不下;
当你责备自己太矫情,你就会不停痛……
所以请停止对自己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试试把反向指令换成正向引导。
你可以温柔的告诉自己:
既然我愿意想,我就想一会;
现在我就是还爱ta,那眼前就先爱着呗;
我还放不下ta、放不下心里的伤,那就再拿一会儿;
我此刻想自怨自怜就要自怨自怜!受伤了我不疼自己谁疼自己?
……
我曾有一位来访非常苦恼自己在丈夫出轨后每天晚上都睡不安稳,因为她一直告诉自己:“我不能熬夜!我需要睡饱才有力气面对明天,我睡不好又会影响激素导致心情不好导致两人起矛盾导致……(一系列的可怕后果)”
(来访信息截取已获授权分享,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她特别沮丧,说自己都这样教训自己了,为什么还是到了夜里就放不下手机、辗转反侧、自我厌恶、彻夜难眠……这种对抗反而让她的失眠问题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告诉她,要不你试试换种跟自己对话的方式:“我这周每天一定要熬到凌晨3点后才睡觉!”
既然都是睡不着,这样也没什么损失。试试这周做一下每天的睡眠笔记,下周的咨询咱们再来探讨一下是否有些变化发生。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消除对抗,让情绪自然流动,当你不再与失眠斗争,它反而会慢慢离开。
过了一周她告诉我,第一天第二天她熬过了3点还没睡,但后半夜睡眠质量好像好了不少。
但后面几天她感觉自己坚持到3点都很难,刷短视频都变成了煎熬,一到3点赶紧倒头就睡!
直到那一周她和我的咨询前夜,她想着:“去你的,我太困了要睡了!”然后发现当时刚过11点。
人最大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而很多时候不是事件本身有多难弄懂,而是你不允许自己知道。
在我们的想象中,睡不着好像一定会导致一系列可怕结果,但其实你允许自己睡不着,就会发现睡不着本身也没那么骇人,当你不再怕它,它便伤不到你。这种接纳的态度能够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为自然睡眠创造空间。
而且不管是消极情绪还是痛苦本身,它们当然很强大,但别忘了,程度越强烈的事物、越难持久。
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会让人脑子里充满各种非理性恐惧,怕身体垮掉、怕猝死;
然后前两天熬的越晚,第三天你逼自己熬也熬不住了。
热恋期多股胺上头时大家会杞人忧天,觉得我这么爱ta,我这辈子栽ta手里了!
然后你会发现激素烧得越狠、退得越快,那种狂热在后来你想留都留不住。
面对伤痛也是一样——
你越是回避,它越追着你跑;
你跟它打直球,对它说:“你过来呀!”、你命令它不间断的、一天24小时无休止地狠狠折磨你,一秒都不能停……你会发现原来伤痛的力量也非常有限,它真心做不到呀!当你直面痛苦,它反而会失去控制你的力量。
当你给自己发出“不要”的反向指令时,同时激活的也是自身拒绝被指挥的叛逆心,哪怕拿指挥棒的是你自己;
当你放开桎梏,允许自己去知道、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好的或坏的情绪,你会发现最坏的,也并没有那么坏。这种接纳的态度是疗愈的开始,它让你从对抗转向共存,从恐惧转向理解,最终实现真正的放下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