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私家侦探、上海市侦探调查:偷情有风险,捉奸需谨慎
上海市私家侦探、上海市侦探调查:偷情有风险,捉奸需谨慎
当婚姻遇到背叛,是每个人都不能容忍的事,毕竟每个人都不想自己头上有一片青青草原。这种被辜负的感觉如同心口插了一把刀,不仅带来剧烈的痛苦,更让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与愤怒之中。许多人在得知伴侣不忠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的色彩都黯淡了,曾经共同构筑的信任之塔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失望与迷茫。
当婚姻出现危机应当来共同面对和解决,即使婚姻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还有法律这一最后的救济手段。现实中,很多陷入婚姻困局的当事人选择错误的方式来处理,本来是婚姻的受害人,却因采用的方法不当而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被戴上手铐。这种令人痛心的转变往往发生在一念之间——当情绪压倒了理智,当复仇的欲望淹没了对后果的考量,原本占据道德高地的一方却可能因一时冲动而坠入法律的深渊,从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这样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
一方在发现另一方有婚外情后,大多数人都会怒火中烧,纠纷亲朋好友一起去捉奸。这种看似解气的行为实则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就像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就会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捉奸过程中如果采用拍照、录像、殴打等手段,有可能会涉嫌违法,并且以这种手段拿到的证据,是否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发现配偶有婚外情固然可气,但也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寻找证据,切勿因生气而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情绪的宣泄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满足,但理智的应对才能保障长远的利益,这个道理在婚姻危机的处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捉奸一般有二种目的,一种是获取对方出轨的证据为以后离婚做准备,另一种是为了狠狠的教训对方。不管心里有多少恨,第二种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接下来主要谈下捉奸有可能导致的违法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愤怒的驱使下,很多人会混淆这两种目的,在“收集证据”的幌子下实施报复行为,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第一,配偶一方和情人在其他住处偷情,其他住处指在情人的家中、出租屋等场所,如果此时强行闯入,其取得的证据一般不会被采纳,并且还有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明确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对他人进行了殴打等行为,构成轻伤的,有可能会触犯故意伤害罪。这些住所虽然是不正当关系的发生地,但依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未经允许的闯入都是对他人居住安宁权的侵犯。
第二,区别于以上的住处,在酒店或宾馆房间,突然闯入进行各种拍照、录像,或者强行将双方衣服扒掉后将其带至公众场合,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样取得的证据照片视频等证据一般也是不会被采纳的,如果将这些照片、视频流出,有可能会触犯其他犯罪。比如将不雅视频上传网络或发送给他人,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若以此要挟对方,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三,如果将已经拍摄取得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作为要挟要求对方支付财物,此行为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实践中常见的情形是,受害方以公开不雅视频相威胁,要求出轨方支付“精神损失费”或“分手费”,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维权范畴,转化为赤裸裸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四,如果偷偷的在他人的住处或出租屋安装监控等设备,取得的证据一般也不会被采纳,因为些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出轨方和第三者也是享有隐私权的。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即使在婚姻关系中,一方也无权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另一方的隐私信息。
那么,怎么样取证是合法的呢?法律虽然对取证方式有严格限制,但也为受害方预留了合法的维权空间。比如,如果在自己家里装的监控拍摄到了对方出轨的证据,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因为在自家安装监控是行使财产所有权的表现,且在家中发生的活动一般不构成隐私期待。或者在大街上、商场等公众场合拍摄的照片视频,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因为这些场所属于公共空间,当事人在此类场所的活动不具有私密性。此外,出轨方自愿书写的保证书、悔过书,以及能够反映案件事实的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在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除了上述方法外,受害方还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调取证据,比如申请法院调查令收集宾馆住宿记录、出行记录等;或者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法院调取相关证据。这些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不仅能够被法庭采纳,还能避免自己陷入法律风险。
最后,告诫大家,“偷情有风险,捉奸需谨慎”,捉奸,此行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面对婚姻背叛,保持冷静与理智虽然艰难,但却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最佳选择。法律的本质是维护正义,而非助长私力报复。在情绪风暴中,不妨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合法维权的途径与方法,让理性引导行动,让法律护航正义。记住,用违法的方式去惩罚违法行为,最终受到惩罚的可能是自己。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救济,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过错方承担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