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告赢原配,未来就会好吗?
程婕做梦也没有想到,丈夫刚刚去世,她就被小三告上了法庭。而且,她还输了官司!这个残酷的现实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她从丧夫的悲痛中彻底打醒。
为了叙述方便,下文采用第一人称。
1
我叫程婕,今年42岁,是国企普通员工,丈夫李拯与人合开一家广告公司,我们有一个儿子,15岁。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背后,早已暗流涌动。
记得刚创业时,李拯的应酬很多,我经常半夜三更开车出门,接醉醺醺的他回家。后来,他心疼我,就不让我接他了,有时他自己打车回,有时就在酒店住一晚。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他不麻烦我的时候,就给了别人可乘之机。婚姻中的体贴,有时竟成了背叛的温床。
不知从什么时候,他开始对性事不感兴趣。一个晚上,我主动要了他。结束时,他却说:"你这是乱要,太让人措手不及了。"我听着还觉得挺好玩,但是他沉下脸来又说了一遍,便翻过身兀自去睡。这种突如其来的冷漠,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我的心。
这伤害了我的自尊,我把一盒避孕套剪了,生气地说:"那以后别再来找我!"后来,李拯真的不再找我,似乎忘记了还有夫妻生活这回事。我不安起来......婚姻的裂痕,往往就是从这些细微的变化开始的。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逛街,儿子很高兴,我也顺势挽起李拯的胳膊,可他像触电一样猛地抽回自己的手说:"你是不是穿少了?去商场里暖和暖和吧。"这个下意识的动作,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问题。
我敏感地意识到他在躲避我,不仅不想发生关系,甚至肢体接触都让他别扭。我很难过,难道他不爱我了,有别的女人了吗?女人的直觉总是准得可怕。
我找李拯的下属打问,对方说我多心,我苦苦哀求,他才说:"李总肯定没事。不过,如果周末你到中央广场来转转,可能会碰到他。"这种欲言又止的暗示,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我立刻心领神会,同时又惴惴不安,这种事情真的让我赶上了?那一刻,我既想知道真相,又害怕面对真相。
那天晚上,我看到了李拯与一行人从酒店出来,一个女孩亲热地挽着他的手臂。我踉跄地跟着他们。女孩很漂亮,身材高挑,长发飘飘,李拯宠溺地拨弄她的长发,替她整理好。我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失声叫出了李拯的名字。这一幕,成了我永远的噩梦。
两人站住了,李拯表情复杂,女孩则不安地看着我,李拯让女孩先走。我再没说话,郁闷地回到家,李拯跟在我身后。我心中翻江倒海,一遍遍提醒自己要镇定......可内心的痛苦早已将我淹没。
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李拯承认出轨很长一段时间了,女孩叫崔思思,26岁,比我小很多,是个服装店的老板。李拯说:"既然你知道了,那我们就离婚吧。" 这个突如其来的摊牌,让我措手不及。
婆婆站我在这边,她打了儿子:"程婕没有对不起你,给你生了儿子,从父母那里借钱支持你创业,你对得起良心吗?"婆婆的话,勾起我的委屈,我号啕大哭。李拯最终向我认错,答应跟崔思思分手,回归家庭。而我,只能选择原谅。婚姻中的妥协,往往带着血泪。
之后的这些年,偶尔我发现过李拯心猿意马,但我已经精疲力尽,没有太多追究。有时候,维持表面的平静,比撕破脸皮更需要勇气。
2018年7月,李拯因为车祸意外去世,我精神恍惚,勉强支撑着将他的后事办完,他的公司由合伙人接管,我和儿子继承了公司的股份。命运给了我一个残酷的结局。
然而,我做梦也没想到,在丈夫去世一周后,那个曾经伤害过我,多年没有音讯的崔思思,竟然出现在我面前。这个女人的出现,让我的伤痛雪上加霜。
2
崔思思还带了一个小女孩,看上去七八岁的模样,名字叫小雪。我很恼火,同时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些年李拯与她并没有断,而且还有了个私生女?这个猜测让我不寒而栗。
"我和你没什么好说的,请你出去。"面对我的冷漠,崔思思显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程姐,我找你不是吵架,也不是示威,实在是有事找你。"她的语气平静得可怕。
当时,小姑子在家陪我,就听小雪怯怯地跟她打招呼:"姑姑好!"小姑子一脸尴尬,但还是应声了。我的头一晕,原来家里人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唯有我蒙在鼓里!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比背叛本身更令人痛苦。
我的愤怒还没发作,就看到崔思思拿出两张欠款单,她说:"这是李拯欠我的8万欠款和25万的抚养费,现在我和女儿的生活没有着落,你要把这些欠款还给我。"这个要求荒谬得让我想笑。
我真是气疯了:"你偷了我的丈夫,又背着我生下孩子,现在又来争家产,你也欺人太甚!你给我滚!"想不到崔思思居然也很生气,她带着委屈的腔调说,"我没有骗你们,这是我应该得的!"但是我不想听她讲话,叫来保安将她赶了出去。面对这样的挑衅,我无法保持冷静。
赶走崔思思,我气得直喘气。小姑子安慰说我:"嫂子你放心,我们家不会认那个孩子,更不会分给她家产,这个不要脸的第三者分文得不到!"我禁不住放声大哭。家人的支持,是我此刻唯一的慰藉。
事情没完。崔思思派来一位中间人做调解,讲述她的苦衷。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她是有备而来。
据中间人说,崔思思当年做生意,有一些积蓄。她认识李拯时,李拯向她隐瞒了有家室的实情,两人在市区租房同居。崔思思怀孕后催促他领证,李拯才以实情相告。崔思思要搬走,李拯向她承诺,说他将来肯定会离婚娶她。这个谎言,毁了两个女人的一生。
但是,李拯的离婚却没有了下文。随着年龄的增长,崔思思越发注重名份,她常跟李拯争吵。李拯为了息事宁人,答应给小雪一笔抚养费,这就是那笔25万元欠款的来历;而那8万元,是李拯做生意遇到资金问题时,找崔思思借的。这些债务,成了她现在的筹码。
中间人说,正因为当初崔思思的及时出手,才使得李拯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她的服装店生意不景气,早已关门,依靠李拯每月给的生活费过活,而现在李拯突然去世,她们母女生活艰难,所以才想着要回两笔欠款。这番说辞,让我既愤怒又无奈。
我当然不相信崔思思的鬼话,这是一个有心计的二奶,如果轻易就给她钱,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或许会以孩子名义继承遗产,或许会厚着脸皮跑来分财产,所以我才不能给她开这个口子,从第一步就把她卡住。所有婆家人,也站我在这边。我必须守住这个底线。
之后,崔思思又带着小雪来找过我,虽然看到孩子有些可怜,但一想到她对我造成的伤害,我就无比悲愤。我硬着心肠把她们赶了出去,每次小雪胆怯的哭声都让我怜悯。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崔思思用的苦肉计,所以,我不能心软。在这场战争中,同情就是弱点。
中间人告诉我,崔思思也很痛苦,说她这么多年跟着李拯无名无份,且对李拯公司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现在竟落得这样的境遇,心有不甘。我听了嗤之以鼻。她的痛苦,与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想不到,崔思思竟然将我告上法庭,索要8万的欠款。后来,我才知道是律师给她出的主意。律师说,两个欠条的性质不一样,25万元属于抚养费,必须认定小雪确是李拯骨血;而8万的借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先打简单的官司。这个策略,让我措手不及。
我简直气晕,一个小三,躲在阴影里见不得人的货色,居然敢跳出来向原配索要欠款?身边的人,没谁认为崔思思能打赢这场官司,大家等着看这出闹剧收场。我更是恨不得全世界都对崔思思进行声讨,让她生不如死,自动撤诉。这场官司,已经不仅仅是金钱之争,更是尊严之战。
果然,一审法院驳回了崔思思的诉讼请求,理由是,原告崔思思要求我偿还丈夫生前所欠债务,但她却无法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我没有义务承担。这个判决,让我暂时松了一口气。
拿到这样的判决,我笑逐颜开,觉得老天有眼,让可恶的第三者没有达到分家产的目的,亲朋好友则认为,这是向婚外情这种丑恶现象叫板的胜利。我们都在为道德的胜利欢呼。
崔思思不服判决,决定提起上诉。上诉就上诉,我还会怕她?我坚信正义终将站在我这边。
不料,终审判决下来,居然是我输了官司。我悲愤地问律师为什么会这样?律师解释说,如果只是以法律角度来说,这不是一个复杂的案子。法律的冰冷逻辑,让我的道德诉求显得如此无力。
然而,由于原告系情人角色,让公众,甚至让一审的办案人员都基于道德立场倾向于我。而终审则完全根据法律来判决,欠条有效,就要从李拯的遗产范围内偿还。虽然没有判决由我偿还,但要从李拯的遗产中划拨,实际上还是我掏钱。这个结果,让我难以接受。
我恨死了崔思思,一分钱也不想给她。这个世界还有天理吗,一个无耻的小三,居然敢找原配要钱?!我的愤怒与不甘,像火山一样喷发。
判决生效后,崔思思似乎有了底气,开始一次次催要欠款,她要一次,我就把她臭骂一次。崔思思态度强硬起来,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法律的铁拳,最终落在了我的头上。
我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居然被强制执行了判决!这种屈辱,比丈夫的背叛更让我痛心。
而且,就像我最初判断的那样,崔思思要回这8万元只是起步,她并没有满足。前几天,我接到律师电话,说崔思思委托他,索要小雪的抚养费和应得的遗产,问我有没有有私下协商解决的可能?如果不行,那就法庭见!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这个可恶的女人,在丈夫生前给我带来巨大痛苦,丈夫死后又挑战公序良俗,厚颜无耻地将我告上法庭,而法律又不站在我这面,我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啊!
3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对于原配而言,小三就是一个应该灭绝的物种,不配为人;而对于小三而言,原配就是天下最凶恶、最没人情味的一个族群,是阻碍真爱的黑洞。而我作为一个人性和世相的研究者,只能偏向上帝视角。在这个复杂的故事里,没有绝对的善恶。
首先,道德归道德,法律归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的人,同样有合法权益。这个看似矛盾的现实,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喜欢把复杂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又喜欢把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这种认知偏差,往往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譬如,欠债还钱、私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多么简单的法律常识,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这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法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可很多人却喜欢用道德代替法律,这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这种思维定式,常常让我们陷入痛苦的泥沼。
如果站在道德角度,所有的出轨行为都是违背天条的,出轨者和小三,不管多么相爱,都有原罪。而原配即便不受另一半爱护,依然是正义的一方。但道德判断,往往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能够跟道德派一较高下的,就只有爱情派了。在爱情派眼中,只有相爱的人才是正义的,不被爱却要强行霸占别人感情的一方,才是第三者。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但也有其存在的土壤。
但是,很遗憾,不管是道德派还是爱情派,都得遵守法律规则。原配,可以向第三者追讨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爱情馈赠",而第三者可以向原配追讨合乎法律规范的"欠款",私生子女也可以向原配主张遗产继承权。法律的公正性,就在于它不偏袒任何一方。
其次,假如法律不保障小三和私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情况只会更糟。这个看似反常识的结论,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依据。
曾有一个女粉愤怒地留言,法律为什么规定私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在她看来,假如没有这样的法律保障,小三人人得而诛之,就没有私生子女,男人就不会出轨了。我读后哑然失笑。但是,类似的留言越来越多,我就笑不出来了。这种简单化的思维,往往源于对人性复杂性的无知。
任何一条法律条文,都是经过反复衡量和研究才出台的,我就不必转述立法者的理由了。我们仅仅只是从人性角度来解读,就会发现上述留言很荒唐。法律的制定,必须考虑最坏的人性假设。
A,在很多原配心中,男人都是爱自己的,不幸被小三勾引了。在这里,先替渣男们感谢原配帮他们甩锅。但事实不是这样,绝大部分男人出轨是主动的。这个残酷的真相,很多女性不愿面对。
假如男人在外面风流,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搞出私生子女都不需要抚养,也不会划分遗产。那么,以男人的秉性,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追逐婚外女人。法律的约束力,恰恰在于它提高了背叛的成本。
B,女人可以相信宇宙毁灭,但是她们不相信自己喜欢的男人没有爱情。为了爱情,她们不惜犯傻。即使没有法律保障,依然会前赴后继爱上有妇之夫。为了爱情或逼宫,她们不惜生下一个又一个私生子女......爱情的盲目性,常常超出理性所能解释的范围。
所以,指望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就能吓住小三,实在是太傻太天真!这种想法,就像希望用道德说教来制止犯罪一样不切实际。
C,男人可以不顾念夫妻之情,但大多会顾念骨肉之情。孩子如果得知父亲的私生子将分走自己的奶酪,就会誓死反对父亲出轨。相反,假如父亲不用为外面的情人和私生子女承担任何责任,那么孩子很有可能转而支持父亲出轨。孩子的立场,往往与利益紧密相连。
为何我敢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人性是自私的。一个孩子只有几岁时,对金钱和物质享受没有概念,父母之中谁多抱抱ta,多陪其玩,ta就对谁亲;然而,当孩子长到十几岁甚至更大年龄,就会考虑谁能更多地满足其私欲,ta就跟谁亲。这种本能的利益计算,是人性的一部分。
出轨的一方,为了减少出轨阻力,都会笼络孩子,在根本利益(如遗产)能得到充分保障,还能得到额外收益(如买房、买车、买包和零花钱等)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明里暗里支持笼络自己的一方。这种家庭政治的博弈,常常超出道德的范畴。
假如没有孩子的制约,并得到孩子的暗助,可以想见到时出轨的人有多少?你说,孩子难道不顾念亲情,不同情另一方吗?他们会同情,会安慰,但......在利益面前,情感常常显得如此脆弱。
以上三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最可怕的一点是:小三带着私生子女,在没有男人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想要独自生活非常艰难,因为社会不待见他们。这种社会排斥,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私生子女会失学,会得到不公正待遇,他们会心理扭曲,会仇恨社会,将成为一个个暗雷,大家可能面临侵害......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恰恰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综上,保障小三和私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显然利大于弊。原配们,不必再埋怨了!这个结论虽然残酷,但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第三,即便小三和私生子女胜诉,他们的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法律的胜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崔思思如果以女儿小雪的名义起诉程婕,追讨抚养费。如果经过司法鉴定,小雪确实是李拯的亲生女儿,那么母女俩赢得官司是没有悬念的。但这种胜利的代价,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但是,即便如此,崔思思就是赢家吗?不是。在法律之外,还有更复杂的社会评价和人际关系。
即使她追讨两笔欠款成功,不过讨回33万元;即便小雪能继承李拯的部分遗产,但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这份额也不会太多。毕竟,李拯的合法继承人不止小雪一个,他不仅有妻子,还有婚生子和父母。而且,目前遗产掌握在被告手里。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崔思思和小雪抛开自尊、脸面而不顾,通过吵架、打官司,真正能拿到的钱并不多。在二线省城,一个未婚女人带着一个私生女,生活有多难,可以想象。物质的匮乏只是开始,精神的折磨才是长久的。
在此过程中,小雪所经历的心理戕害,是不可逆转的,从她怯生生地叫"姑姑",到每次崩溃大哭,谁能预估这个7岁女孩的悲痛有多大?她长大成人后,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种阴影?这一切,崔思思作为母亲,有没有考虑过呢?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代价。
曾经有一个小三愤怒地给我留言,指责我"仇视小三","不懂爱情",是"道德婊"。我无奈地回复说,我不喜欢道德说教,但从利弊分析看,做小三基本上是划不来的!这个结论,是基于无数真实案例的总结。
希望小雪的哭声,能给那些尚在做小三梦的女生,敲一记警钟......有时候,最深刻的教训,就藏在别人的悲剧里。
——END——
PS:往期导读:《男人像车票,到站就该扔掉》、《女儿崇拜出轨老爸,好女人为何被diss?》、《渣女恐慌:我狩猎男人,老公和家人狩猎我》、《男人,最恨小三太痴情》、《如何读懂人性?》、《女生找男朋友指南》。
*作者简介:包士山,从事新闻采编20余年,喜欢琢磨人性、婚恋和世相,痛恨道德说教,只以毒舌说真话,往往一针见血,让人犹如醍醐灌顶。其原创公众号"包士山"(ID:rxfx0518),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