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小三是什么样的?
作者:象女士
我第一次看《人鱼小姐》是在央视八套海外剧场,跟姥姥一起看的,国语配音版,当时觉得女主悲惨,小三罪有应得。今年我重刷这部剧,突然发现这里面的小三也蛮讨喜的……这种认知的转变,或许也反映了这些年我对人性复杂度的理解在加深。
毋庸置疑,《人鱼小姐》是一部狗血剧。但狗血得如此高级,让人欲罢不能。
我给没看过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几百字也能传递出这古早狗血剧的分量。这部剧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夸张的情节,讲述着最真实的人性。
女主角雅俐瑛,在韩国很红的编剧,但她身世极其悲惨。本成长于完美的三口之家,结果父亲和当红女明星沈秀珍好上,抛妻弃女要结婚,婚后又生了个女儿叫芮莹。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一瞬间。
她爹当然是过上了幸福生活,雅俐瑛和母亲的日子却很难捱。母亲当时怀有身孕,每日以泪洗面,导致腹中孩子患有先天自闭症,11岁那年不幸去世,母亲因此哭瞎了眼。所以雅俐瑛从小要强优秀,上学时打工挣钱,后来又当了一线编剧。苦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锻造一个人。
雅俐瑛当编剧后写了一个电视剧叫《爱情的喜悦》,女主角的原型就是她妈妈,然后点名要沈秀珍来演,对就是当年和她爸好上的那个女明星。雅俐瑛的意图很明显,希望沈秀珍借着拍戏感受一下她妈妈这些年过得有多不容易。复仇的方式有很多种,雅俐瑛选择了最文艺也最残忍的一种。
同时雅俐瑛开始接近一个叫朱旺的男人,这人是谁呢,沈秀珍未来的女婿。概括一下就是——当年你抢我妈的男人,如今我抢你女儿的男人,咱们谁都别想好过。命运的轮回总是带着讽刺的意味。
就……很狗血了这个剧情设置。但是呢,看得时候完全不会吐槽,因为这部剧狗血的还蛮高级的。高级的狗血剧,是把狗血的情节建立在真实的人性基础上。
沈秀珍以及她那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儿芮莹,按照常理肯定是不讨喜的人设,可是她们并没有沦落成无缘无故的恶毒工具人。今天先来说沈秀珍。编剧没有简单地把人物脸谱化,这是这部剧最可贵的地方。
沈秀珍属于顶级女明星,很贵气,每天手上戴不同的大钻戒,但同时能明显看出来,这人提不起气来。大家能明白我意思吗,就是好看归好看,却没有一种向上生长的气色。物质上的富足掩盖不了精神上的亏欠。
看到后面会明白,虽然豪宅住着、大把钞票赚着、老公女儿都在身边,但沈秀珍一直认定自己是个"坏人",当年是做了错事才拥有如今美满生活的。内心的负罪感如影随形。
当沈秀珍拿到雅俐瑛写的剧本,联想到自己当年做的错事,第一反应是不演,给一个亿也不演,因为愧疚。这种本能的抗拒,恰恰证明她并非全无心肝。
当然最终沈秀珍还是演了这部剧,中间兜兜转转了好几次,我就不展开讲了。人生的选择往往充满矛盾。
沈秀珍演了这部剧自然是很发愁的,有时候会做噩梦,梦见雅俐瑛妈妈在拍摄现场看她拍戏。良心的谴责比任何惩罚都更折磨人。
后来这部剧创下收视纪录,众人祝贺沈秀珍,可她开心不起来,反倒越来越愧疚。有一次她去吃冷面,店里顾客都在讨论这部剧,说沈秀珍演得那个角色太惨了,她听到这些评价一口也吃不下,因为她很清楚是自己导致了那个"女主角"的悲惨。公众的赞誉反而成了她的煎熬。
但是呢,沈秀珍又不是一个完完全全很善意的角色。比如她第一次和雅俐瑛见面会觉得对方别有用心,以及在她得知雅俐瑛抢了女儿未婚夫的时候,她当下的反应是恨不得搞死雅俐瑛。人性的复杂就在于此,我们很难用简单的善恶来定义一个人。
其实这还蛮说得通的,如果沈秀珍拥有足够的善意,当年也不会选择插足别人家庭。(没有说男方没错的意思)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撇开所谓的道德标准,我不讨厌沈秀珍这个角色的。她身上那种生而为人的矛盾质感很好看。正是这种矛盾,让她显得真实而有血有肉。
一个红遍亚洲的女明星,和有妇之夫好上了,为了一个男人宁愿放弃事业、身败名裂也要结婚,她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但还是一头栽进去,因为人类内心的欲望是很难去用一些说辞或者标准击退的。爱情的盲目性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嫁了一个中产二婚男,生了女儿芮莹,为了照顾女儿七年不拍戏,复出后又凭借自身魅力重回顶峰。侧面也能印证,她是有点真本事的,并非是脑袋空空的花瓶。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是每个女性都要面对的课题。
她经常呈现出一种像摆钟一样的不定状态。这种摇摆不定,恰恰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
比如得知雅俐瑛抢走了自己女儿的未婚夫,气得开车跑到雅俐瑛公寓想要决一死战,可是当她看到雅俐瑛妈妈变成盲人、五十岁的状态却像老年人一样蹒跚的时候,她那一刻还是觉得自己是罪人,哭着对雅俐瑛妈妈说:我办错了事,我活该下地狱,但……我女儿真的是无辜的啊,求求你们求求你们。愤怒与愧疚,在这一刻奇妙地共存。
我觉得二十年前的韩剧刻画第三者,这一点很超前,编剧写的不是小三的坏和恶,而是小三身上的矛盾感。这种创作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前卫。
纯粹的坏人太无趣了,那种显而易见让观众泄愤的角色几乎毫无难度。沈秀珍这种每一刻都在演"矛盾"的第三者,才能让观众想骂又冒出一丝感慨,最后把一句句吐槽幻化成一声"哎"。这个过程,是可以道出几分人间情爱的。好的角色应该让观众产生共情,而非简单的评判。
沈秀珍身上第二个顺理成章又讨人喜欢的点是,她不会否认任何一个人的优点。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充满敌意的关系中尤为难得。
在沈秀珍还未得知雅俐瑛是丈夫前妻的女儿时,两个人很不对付,因为雅俐瑛一心想要替妈妈出气,沈秀珍觉得自己是顶级女明星凭什么要忍受一个编剧的狂言。地位的落差让冲突更加尖锐。
两个人不对付到什么程度呢?几乎快要在众人面前打起来。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人屏息。
后来沈秀珍得知雅俐瑛的身世,她咬着牙感叹了一句:别看她只有29岁,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才混到如今这个狠角色的。这句话里既有敌意,也有敬意。
这一段戏我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沈秀珍语气里当然是有不爽,但很吊诡的是她这短短一句话里也含有佩服。承认对手的价值,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她的女儿芮莹,从小在豪宅里长大,没吃过苦,所以沈秀珍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雅俐瑛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然而这么苦都捱过来了,一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底色。
即便是原配夫妻之女和第三者的关系,她们之间也是有「看得起」这种感情流动的。这种微妙的尊重,超越了简单的对立关系。
后来雅俐瑛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雅俐瑛想要养活自己的女儿,于是选择重新写剧本,沈秀珍对她说:你把孩子交给我照顾,这一次你一定要成功!这一刻,两个女人的关系完成了某种升华。
天呐我看到这里真的眼含热泪,狗血剧里也是有女性互助的好吗。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人性的光辉依然闪耀。
仔细想想,会发现沈秀珍说这句话合情合理,因为她就是一个领域中的强者,是结婚生子复出后能再站顶峰的顶级女明星,我们可以吐槽她做第三者不对,但她在娱乐圈的实绩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打下来的。所以她内心本质不狭隘,明白事业对一个女性有多重要。职业女性的同理心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没有人比沈秀珍更适合去劝雅俐瑛重振旗鼓搞事业,在这一方面,沈秀珍和雅俐瑛这两条线相交了。命运的齿轮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转动。
重看《人鱼小姐》,一边感叹狗血一边感叹人物都写得太好了,光是沈秀珍这个角色就足够好,那种让观众爱恨交加的感觉,想要吐槽又放下吐槽的感觉,真是一种追剧快感。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对比一下,会觉得有些"第三者"被塑造得太小儿科了,像一个被抽了真空的人,只有单纯的坏或者单纯的活该。扁平化的人物塑造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我感觉,可能编剧在写这些第三者的时候,下意识把他们放在"坏人"的位置上,如若是女性第三者,则是绝对的坏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女主角的对立面。这种创作思路未免太过简单粗暴。
刻画沈秀珍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想可能是「人」,于是她有了身而为人的欲望、愤怒、自私、开心和善意……把人当人写,这是创作最基本的尊重。
然而这么一个饱满到让狗血剧变得高级的角色,出现在二十年前。时间不仅没有削弱它的光彩,反而让我们更加珍视这样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