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出轨只有 0 次和无数次" 是毒鸡汤?
在情感关系的复杂领域中,"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一观点广为流传,成为许多人心中关于婚姻忠诚的论断。有多少人在面临婚姻问题时受此观念影响?但这一观点是否完全符合现实?为了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真相,作者参考deepseek及相关专业文献,综合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多个维度对其展开剖析。
▷▷01 出轨概率研究
(一)出轨概率
多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国婚内出轨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的调查数据表明,2000年男性多伴侣率为23%,到2015年已接近60%;女性多伴侣率则从不到10%增至超过30%。总体来看,2015年男女出轨率总和超过40%。
美国阿尔弗雷德·金赛专家对6000余位男性的调查发现,超2000名男性存在婚内出轨行为;在近7000名已婚、离异与丧偶女性中,26%曾有婚外性行为。在此研究基础上,美国一家机构对400余对婚恋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出轨前科者在后续感情中不忠的概率至少是其他人的4倍,且这些人反复产生出轨想法的几率高于90%。此外,出于报复心理,被出轨者在下一段感情中的出轨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
研究还显示,在未接受专业干预的情况下,出轨者回归家庭后二次出轨的概率约为40%-60%,这一数据会因个体差异、婚姻修复程度及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波动。例如,若出轨者未付出实质性代价(如经济补偿、行为约束),低成本的出轨与回归将使二次出轨风险显著升高,可达60%以上;若夫妻仅表面修复关系(如恢复日常互动但未改善沟通或情感连接),二次出轨概率也可达50%以上。
(二)关键影响因素
出轨成本与动机:若出轨者首次出轨未承担足够代价,如未遭受社会压力、经济损失,或者对婚外情带来的"新鲜感"成瘾,二次出轨的概率会更高。
伴侣处理方式:被出轨方无原则的原谅、过度监控或情绪化指责,都可能加剧关系恶化,使二次出轨风险提升至70%以上。
婚姻内在问题:夫妻生活不和谐(65%回归男性提及此问题)、长期沟通障碍未解决等婚姻内在问题,会显著增加二次出轨的概率。
专业干预后的效果评估02◁◁
(一)干预手段与成功率
通过婚姻心理咨询、行为约束及系统性修复措施,二次出轨概率可降低至20%-30%,具体效果因干预深度而异。
婚姻心理咨询:系统的婚姻心理咨询能帮助夫妻识别婚姻症结,如原生家庭影响、沟通模式问题等,进而重建信任。研究表明,接受6个月以上咨询的夫妻,婚姻稳定性提升40%以上。
行为规则与成本提升:签订协议(如财产分割、社交透明化)、增加家庭投入(如共同育儿、家务分担)等方式,可显著提高出轨者回归后的忠诚度。
个体心理治疗:针对出轨者的成瘾性行为或人格缺陷(如自恋型人格)进行干预,能降低冲动型二次出轨的风险。
(二)成功干预的核心条件
双方意愿与配合:若仅一方参与干预,如出轨者抗拒改变,成功率不足10%;双方共同投入时,效果可提升至50%以上。
长期持续努力:信任重建需要1-3年时间,期间需避免"假性亲密",如回避冲突、压抑情绪等,否则二次出轨风险仍可能反弹。
▷▷03典型案例
(一)失败案例
李女士的丈夫在半年内二次出轨,原因是修复仅停留在表面,如送礼、家务分担,未解决夫妻生活不和谐及情感疏离等核心问题。
(二)成功案例
通过心理咨询明确婚姻规则、提升出轨成本(如财产协议),部分夫妻修复后10年内未再发生出轨行为。
总结与建议04◁◁
(一)概率总结
未干预:二次出轨概率约40%-60%。
有效干预:概率降至20%-30%,极端情况下可低于10%,如深度人格干预结合长期咨询。
(二)实践建议
被出轨方:需设定明确底线,如要求出轨方彻底切断婚外联系、给予经济补偿等,避免轻易原谅。
婚姻问题解决:优先通过专业咨询解决婚姻本质问题,如权力斗争、依恋模式等,而非仅依赖情感修复。
长期关注:长期关注关系动态,警惕"修复疲劳"导致的二次危机。
如需进一步降低风险,可结合法律约束(如婚前协议)与社会支持(如亲友监督),但核心在于双方对婚姻本质问题的共同认知与行动。
▷▷05 心理学视角:探寻"重复出轨"倾向的根源
(一)行为强化与脱敏机制
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在出轨行为中或许有所体现。当个体首次打破忠诚规则,对背叛行为的心理防线就会降低,后续更容易重复出轨,逐渐形成行为惯性。依据认知失调理论,个体为使首次出轨行为合理化,可能会改变自身态度,如贬低伴侣或婚姻价值,减轻内心冲突,而这种态度转变又会促使未来更容易再次出轨。例如,小李第一次出轨是在商务应酬酒后与合作方有越界行为,起初他内心愧疚,但随着时间推移,开始为自己找借口,认为是工作压力大且妻子不理解他。
(二)人格特质与动机因素
具有黑暗三人格(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的个体,出轨行为更为常见,这些人格特质可能驱使他们不断背叛伴侣。从依恋类型来看,不安全型依恋(如焦虑型或回避型)的人,由于自身情感需求在现有关系中得不到满足,可能反复在外部关系中寻求慰藉。小张极度自恋,认为自己魅力无人能及,婚后多次出轨,在他看来这是自身魅力的证明,全然不顾妻子和家庭感受。小王是焦虑型依恋人格,总觉得妻子不够关心自己,缺乏安全感,于是频繁与其他女性聊天、约会,虽心怀愧疚但仍不断重复出轨行为。
(三)关系动态变化影响
一旦出轨行为发生,如果信任未能有效修复,婚姻关系容易陷入"负面循环"。被背叛方安全感急剧下降,而出轨方可能因承受巨大压力,再次逃避到婚外关系中。小陈出轨后,妻子虽表面原谅,但内心无法释怀,经常查看他的手机、行踪。小陈感受到不信任,压力巨大,原本想回归家庭的他,在一次出差中与关心他的同事发生感情,再次陷入婚外情。
专数据分析:量化重复出轨概率06◁◁
(一)研究数据结论
大量研究表明,有出轨史的人在后续关系中再次出轨的概率较高,但并非绝对。2017年《性行为档案》的研究显示,这类人群再次出轨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婚姻咨询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约30 - 45%的出轨者会重复出轨,不过由于样本不同,这一数据存在较大波动。在性别差异方面,部分研究发现男性重复出轨可能性更大,但近年来这种性别差距正逐渐缩小。例如,在某婚姻咨询机构接待的案例中,赵先生在第一段婚姻中出轨,离婚后再婚,不久又被现任妻子发现出轨;而孙女士在第一段婚姻出轨后,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辅导,在第二段婚姻中坚守了忠诚。
(二)关键变量影响
首次出轨后的处理方式对是否重复出轨影响重大。若出轨行为被发现后,婚姻关系未经历深度修复,伴侣间未能真正谅解,核心矛盾未解决,重复出轨概率会显著提高。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对出轨容忍度较高的文化环境中,重复出轨比例可能更高,有研究表明法国的重复出轨率高于美国。此外,个人所处机会与环境也有作用,例如职业性质决定需要频繁社交或者长期异地的人群,重复出轨可能性会增加。在国外,有对夫妻,丈夫出轨后两人未深入沟通和心理辅导,只是简单维持婚姻,结果丈夫在之后几年又多次出轨。在国内,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男士,因工作需经常出差、应酬,接触异性多,一次出差中出轨。被妻子发现后虽表示会改正,但由于工作环境未改变,又一次没能抵制住诱惑。
▷▷07 剖析"0次和无数次"并非绝对的原因
(一)个体差异的关键作用
一些人在出轨后会产生强烈愧疚感,或通过有效的婚姻修复,彻底终止出轨行为。在成功的婚姻治疗案例中,约15 - 20%的出轨者没有再次出轨。此外,年龄增长以及价值观转变,如经历中年危机后回归家庭,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老林在中年时出轨,事后十分愧疚,主动寻求婚姻咨询,与妻子深入沟通,努力弥补过错。随着年龄增长,他越发珍惜家庭,彻底断绝与婚外情人联系,回归家庭。
(二)"首次出轨"的性质差异
情境性出轨,如酒后冲动或短期情感脆弱下发生的出轨行为,其重复概率可能低于习惯性出轨,习惯性出轨通常源于长期情感疏离或性成瘾。小周在同学聚会上喝多了,与曾经暗恋的同学发生关系。事后他懊悔不已,向妻子坦白并诚恳道歉。在妻子原谅和两人共同努力下,他没有再犯。而小赵长期与妻子关系不和,情感疏离,习惯性在外面寻找慰藉,多次出轨,对家庭造成极大伤害。
(三)统计与现实的偏差
出轨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实证研究大多依赖自我报告,这导致实际数据可能存在低估或高估情况。而且,许多研究只关注是否重复出轨,未区分是在同一段关系内重复,还是在更换伴侣后重复。例如,有些出轨者在婚姻存续期间出轨但未被发现,统计时未被纳入数据;还有些人在一段婚姻中出轨后离婚,在新感情中保持忠诚,而研究可能将其简单定义为重复出轨者,造成统计与现实的偏差。
总结及如何减少出轨08◁◁
出轨并非简单的"0次与无数次",有过出轨行为的人再次出轨概率会更大,但通过科学应对和专业处理,可减少再次出轨概率。提高夫妻间关系满意度是降低婚姻不忠可能性的关键,结合论文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一夫一妻态度认同:夫妻双方应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一夫一妻制,树立严谨的情感和性一夫一妻态度。研究表明,对一夫一妻关系认可度高的个体,更有可能维持高质量婚姻关系,出轨可能性更低。夫妻可通过沟通交流,明确彼此对一夫一妻制的重视,将这种态度融入日常生活,共同维护婚姻忠诚。
2.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控能力在维持婚姻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能帮助夫妻更好地忽视或贬低周围的可替代性对象,抑制出轨冲动。夫妻双方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情绪管理技巧等方式,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保持对婚姻的忠诚。比如,参加冥想课程提升专注力,进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抵御可能出现的出轨诱惑。
3.合理调整婚姻中的投入与期望:夫妻双方应明确各自在婚姻中的责任和投入,避免因认知差异导致关系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使男女在婚姻中的责任不同,容易造成投入感知差异。夫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付出,合理调整期望。例如,丈夫应认识到妻子在家庭中的付出价值,妻子也应理解丈夫在外工作的压力,共同为婚姻关系努力,提升关系满意度。
4.关注情感沟通与满足:重视夫妻间的情感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并给予满足。研究发现,女性出轨往往与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有关。夫妻应注重日常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强情感连接。比如,定期安排夫妻专属时间,进行深度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满足双方情感需求,减少因情感缺失导致的出轨风险。
5.提升对婚姻关系的承诺:增强对婚姻关系的承诺,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婚姻。夫妻双方应明确对婚姻的期望和目标,共同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例如,一起规划未来生活,包括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方面,让双方都感受到在婚姻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关系满意度,降低出轨可能性。
关于作者:任薪运,31岁,新手宝妈,上过班,也创过业,逆水行舟的追梦者,十几年热爱并坚持学习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