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三劝退、分离小三、拆散小三公司机构:为什么丈夫出轨,老婆会先打小三?
北京市小三劝退、分离小三、拆散小三公司机构:为什么丈夫出轨,老婆会先打小三?
“怎样在法律范围内报复小三?”
“如何有杀伤力又不违法的报复小三?”
“怎么让小三身败名裂?”
“怎么才能不暴露自己又能报复小三?”
...
无论是知乎问答还是接待出轨救助,都有许多关于报复小三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是看到曾经亲密的伴侣与他人缠绵时的心如刀割。每一个字眼里都浸透着委屈与不甘,每一句追问中都饱含着对公平的渴望。
她们被渣男背叛、伤害,错付了青春岁月,或许还要面临单亲家庭孩子成长的难题,更有甚者还被渣男转移财产,人到中年被迫一切从零开始。
想象一下,那个曾经许诺要守护你一生的人,如今却把温柔给了别人;那个你倾注了全部青春与心血建立的家,如今却要亲手拆散。这种痛苦,如同把灵魂撕成两半,既无法回到过去,又难以面对未来。
旁观者总能清晰看到渣男在出轨事件中的绝对主导作用,但在出轨救助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一个很吊诡的现象:作为旁观者时,面对出轨事件,我们能理智认识事件主角是渣男;但当真正被出轨背叛时,妻子们却对小三们恨之入骨,对丈夫却犹豫不决、矛盾纠结。
这种认知的偏差让人唏嘘不已。明明最该承担责任的是那个背弃誓言的男人,可原配们却往往把矛头指向了另一个女人。
她们把人到中年的男人们当成没主见的无辜孩子:
“他都是被她勾引的!”
“他本来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就是被这个女人带坏了!”
“那个女人臭不要脸,投怀送抱,他实在没能抵抗住诱惑!”
这种自我欺骗令人心痛。她们宁愿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个被诱惑的弱者,也不愿承认他是个主动背叛的加害者。因为承认后者,就意味着要直面自己被彻底否定的事实。
她们忘了,这个男人早已成人,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有成熟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义务;她们忘了,无论那个女人多么有手段,多么极尽勾引,你的男人都有能力并且应该拒绝诱惑。
婚姻是两个人的契约,破坏契约的首先是签订契约的人。把责任全部推给第三方,无异于自欺欺人。
更有甚者,她们无处发泄心中愤恨,进而报复小三:给小三送“锦旗”、打小三、泼硫酸毁容,不惜冒触犯法律的风险。
这些极端行为看似解气,实则是在用自己的未来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当愤怒冲昏头脑时,人往往会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决定。
究竟为何如此?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从人性深处去寻找。当我们最珍视的东西被破坏时,本能会驱使我们寻找一个具体的敌人,而不是面对那个更复杂、更令人心碎的真相。
01
那些报复小三的女人们
4月6日,据台媒报道,拳王弗洛伊德·梅威瑟的19岁女儿伊莲娜,在男友家发现了rapper男友与小三密会,一怒之下将女方打趴,并且持刀伤人,之后被警方逮捕,恐将面临牢狱之灾。
就连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名人,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资源与光环,在遭遇背叛时也难以保持理智。可见这种伤痛对女性的打击是多么平等,无论身份地位,都会在那一刻感到天崩地裂。
名人都无法忍住打小三的冲动,更何况普通女性。
普通女性没有专业的公关团队为其善后,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一旦触犯法律,付出的代价往往更为惨重。
这些年,打小三的新闻不绝于耳。
从街头巷尾的撕扯到网络上的曝光,原配们用各种方式宣泄着心中的怒火。这些画面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引发着各种各样的评论与争议。
甚至还有人因为无法走出被出轨的阴影,将“打小三”当作自己的“事业”。
当一个人的整个世界被摧毁后,复仇很容易成为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信念。这种执念虽然可以暂时填补内心的空洞,却无法带来真正的疗愈。
被称为“二奶杀手”的张玉芬便是其中“翘楚”,她的口号是:搭上我后辈子,我都要把二奶赶尽杀绝。
她在遭受丈夫出轨以后,她花上了20年时间,帮同病相怜的女人们打小三。
二十年的光阴,本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她却全部献给了复仇。这期间,她错过了多少生活的美好,失去了多少重新开始的机会。
20多年,她的人生目标几乎只有“打小三”三个字,她为被出轨的原配们提供食宿,直到后来运营不下去收取10元餐费。
她的初衷或许是善良的,希望帮助那些和她一样受伤的女性。但当帮助变成了执念,当前行只是为了复仇,这条路注定越走越窄。
到现在,她的财产只有一套老旧单位房。
二十年的付出,换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心灵的荒芜。复仇没有让她变得富有,反而让她失去了更多。
在“打小三”20多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提及当年被出轨事件仍然哽咽落泪,情绪激动。
时间并没有治愈她的伤口,复仇也没有带来预期的释怀。那些伤痛依然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报复,并没有让她走出来,她似乎一直处于漩涡之中,看似不停向前,实则原地打转。
这就是复仇最大的讽刺:你以为在向前追逐,实际上却是一直在过去的阴影里打转。你越是想要摆脱,就越是被其束缚。
02
她们为何不怪渣男?
理智上,这些女性也知道身边的男人也有错,但为什么她们把更多的愤怒投向小三?
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理解这些原因,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面对伤痛。
第一:因为身边这个男人是立体的、丰满的形象。
她知道他有多渣,却也懂得、留恋他曾经的好。就像身边的朋友犯错,我们总能够更包容,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朋友不是一个刻板印象的“坏蛋”,而是有着许多痛苦、软弱、无奈时刻的活生生的人。
这个男人不仅是背叛者,还是孩子的父亲,是曾经在病榻前悉心照顾你的人,是那个知道你所有小习惯的人。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人难以简单地将他们归类为“坏人”。
小三却不一样,由于没有情感因素,我们更容易把她刻板化为“勾引者”“破坏婚姻者”,也就是说,对于原配们来说,小三可以只是一个“坏人”的片面形象。
把一个陌生人想象成纯粹的恶人,远比承认自己深爱的人有道德瑕疵要容易得多。这是人性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
第二:因为有的人对渣男还有期待。
许多女性虽然被出轨,却并没有做好放弃渣男、放弃婚姻的准备。尤其当两人共同养育孩子,互相的牵绊撕扯便会更多。
离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分离,还涉及到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养、社交圈的重构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现实考量让人难以下定决心。
如果要继续和他的婚姻,便不能抱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否则如何和平共处?但心中的伤需要安抚、积蓄的愤怒需要宣泄,“小三”便成为所有负面情绪的宣泄对象。
把怒火指向小三,就可以继续维持与丈夫的关系。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折中方案,虽然不够健康,却是很多人无奈的选择。
对小三越怪罪、越愤恨,对渣男便越能理解。
比如,将整件事理解为:小三太主动,完全没有羞耻感的投怀送抱,任何男人都抵挡不了这种诱惑。有人说过,在绝对情况下,没有能坐怀不乱的男人。
这种想法为丈夫开脱了责任,也为继续婚姻找到了理由。虽然这个理由如此牵强,但总比直面残酷的真相要容易接受。
所以,如果她不出现,我们的婚姻或许能一辈子平安度过。都是这个绿茶婊毁了我的婚姻,毁了我的家庭!
把责任推给一个外人,就可以继续相信自己的婚姻本质是美好的。这种自我安慰虽然脆弱,却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这种理念可以让自己理所当然继续婚姻,并且抱有他从此忠诚的期待:毕竟只要他不再遇到这种过分主动的女人就可以了。
这种期待往往是一厢情愿。一个曾经背叛过的人,再次背叛的概率往往更高。回避问题本质,只会为未来的伤痛埋下伏笔。
第三,因为否定渣男便是否定自己,否定曾经的选择,否定过往的时光。
承认自己深爱多年的人是个渣男,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些年的人生是个错误。这种否定带来的痛苦,有时比背叛本身更难以承受。
就像父母们在孩子们犯错时,总认为孩子是被坏朋友们“带坏了”。这个男人是自己当年的选择,与他共处这么多年本身,就代表着对他的认可,甚至代表着两人的匹配度。
否定他,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眼光、自己的选择,甚至是否定了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多人潜意识里抗拒的。
多年共同的时光几乎将两人变为共同体,两人会有许多相像之处,会有许多认同点,如果对方是渣男,自己又如何自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朝夕相处的人是如此不堪,那自己又是什么样的人?这种自我怀疑让人恐惧。
但如果过错方是小三,丈夫只是一不小心犯了个错,原配便无需否定自己的选择,无需陷入那让人无法承受的悔恨情绪中。
把责任外化,是保护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健康,但却是很多人在创伤中的本能反应。
03
泄愤之后,能收获如期效果吗?
当看到小三被打时,观众会有什么感受?
在短视频时代,这些画面会被无限传播、放大,引发各种解读。原配们本想羞辱小三,有时反而让自己成了被讨论的对象。
泄愤的爽快,看热闹的好奇,以及,那一丝对弱者天然的怜悯。
人性总是同情弱者的。不管谁对谁错,当一方显得强势,一方显得弱势时,同情的天平自然会向弱者倾斜。
因为原配们往往准备充足,往往气势汹汹,小三却看上去无招架之力,柔弱无比。有一副“原配打小三”的画:
这幅画面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印象。它如此生动地展现了力量对比,也如此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对弱者的天然同情。
画中原配穿着职业套装,叉腰拿棍,气场强大;小三衣服被撕破,瘫软坐地。
这个画面如果让直男们看到,只会激发对弱者的保护之心。这也是为什么原配们打小三,丈夫们却帮小三的原因。那份怜悯在男人这里,会被无限放大,会会解读为爱情。
男人天生有保护弱者的本能。当看到自己的新欢被原配欺凌时,这种本能会被强烈激发,甚至让他误以为这就是爱情。
因此,就感情方面来说,不管是否想要继续婚姻,一个气势汹汹的形象都不利于你的将来,如果报复的程度失控,甚至可能导致牢狱之灾。
冲动是魔鬼。一时的快意恩仇,可能会换来长期的痛苦与遗憾。
张玉芬的团队中就有人曾经呆过看守所。
法律不会因为你的受害者身份而网开一面。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无论初衷是什么。
此外,沉浸在愤恨中对身体也会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心理学认为,许多疾病都是“身心疾病”,也就是说,心理问题会带来身体的疾病反应。
长期的愤怒、抑郁、焦虑会扰乱内分泌系统,降低免疫力,最终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张玉芬曾组成“打二奶游击队”,但因为其他成员的去世而解散。“我们侦探所的十姐妹,现在就剩下我一个还活着,都得的癌症,都因为丈夫出现婚外情、长期忧郁压抑才得的。”
这个事实令人警醒。复仇没有摧毁敌人,反而先摧毁了自己。那些压抑的负面情绪,最终都化作了攻击自己身体的利刃。
04
被出轨后应对方法为何不同?
知乎上也有个热门问答:你见过的最淡定的被出轨的女人什么样?
有的回答是关于爽文式报复的,有的回答是关于决绝离开的,有的回答是关于手撕渣男的。
每个人的性格、经历、资源不同,面对创伤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没有哪一种方式是绝对正确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印象较深的是毛晓彤,她的出轨应对简直是教科书式的:四年感情,发现被出轨后绝不拖泥带水,四小时内收拾行装离开。
她的果断源于自信。知道自己离开任何人都能活得很好,才有底气在受伤时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这就是不同人在面对出轨事件时宣泄的不同方法。
决绝离开的,选择壮士断腕般放弃自己逝去的那段青春、那段感情;手撕渣男的,让伤害自己的那个人付出代价;报复小三的,收获的却往往是渣男和小三更坚固的感情。
你的应对方式,决定了这件事对你的伤害程度,也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件,应对方法如此不同?
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需求感的程度不同。
你对一个人的需求越强烈,当他离开时,你的世界崩塌得就越彻底。
如果情绪上、经济上、生活上过度依赖这个男人,那么他的婚外情会对你的生存造成威胁,威胁越大、恐惧越深。
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人自然会做出极端反应。这是刻在基因里的自保本能。
人在极端恐惧下,会做出极端行为。
比如有的女人认为,丈夫出轨,离开自己,人生便一片灰暗甚至绝望。当她步入绝境之时,当然会愤恨,会想要报复。
如果丈夫出轨对这个女人来说是一个打击,但不至于对她的人生方向带来太大影响,她便能够做到淡定和决绝。
内心的强大和独立,是最好的铠甲。它能保护你在任何风暴中都不至于迷失自己。
就像,如果你是藤蔓,你依靠的大树决定离开,去报复那个拉这颗树走的人便是极为正常的想法。
但如果你是一颗树,你旁边那颗树决定离开,或许你只是流几滴眼泪,然后便决定继续生长,更努力的承接阳光雨露。
你的需求感决定你的底气,有足够的底气,才能足够的淡定。
05
减少依赖感的方法
减少依赖,第一步便是经济独立、情绪独立。
如果连最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对方的离开势必是人生重击。
独立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它需要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点培养、积累。
独立生存的能力,最基础的是经济独立能力。在经济独立之后,还需要有独处能力。
经济独立让你有选择的底气,情绪独立让你有幸福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说白了,你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说明你足够独立。
这种“过得很好”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发自内心地享受独处的时光,能够把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安排得充实而美好。
但以上只是减少依赖感的基础,却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救助过许多独立女性,依然无法承受被出轨的打击。
独立女性也会受伤,因为投入的感情是真实的,付出的真心是珍贵的。独立不代表没有感情,而是代表有处理感情创伤的能力。
她们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而是缺乏抗挫折能力。或许人生太过顺遂,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人生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抗挫折能力就像免疫力,需要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慢慢培养。
应对挫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小树,在一点点渐进式的风雨中渐渐成长为能够抵抗大风大雨的大树。温室中的花朵,一点风雨便能备受摧残。
没有经历过挫折,便会放大挫折对它的影响。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增强抗挫折能力,比如当你面对人生选择时,偶尔选择非舒适区,让自己面对一些挑战与困难。
主动迎接一些小挑战,比如独自旅行、学习新技能、尝试新工作,这些经历都能增强你的心理韧性。
逐渐的,让自己成长起来,直到能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直到能随时潇洒转身。
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要苛求自己一下子变得强大。给自己时间,也给自己允许脆弱的空间。
06
对第三者的警示
对于想上位的小三们来说,调查数据并不乐观:调查显示,85%欺骗自己妻子的男人,仍然选择待在婚姻当中;而那些因为外遇而离婚的男人,有97%的人没有和自己的外遇对象结婚。所调查的4700个因婚外情而离婚又再婚的男人中,只有3%的男人是和婚外情对象结婚的。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大多数婚外情不过是一场露水情缘,很难修成正果。
对于那些想拯救处于不幸婚姻的女人们来说,根据我们的总结,结果也不乐观。
很多男人会夸大自己婚姻的不幸,来为出轨行为寻找合理性。但这往往只是借口,而非事实。
许多婚姻幸福男人却出轨的男人说,他们爱自己的妻子,而且不想伤害或离开她们,但是他们也希望生活中能有点儿新鲜的感觉。也就是说,他们口中你是救星,但其实你不过是玩物。
认清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拯救别人的英雄,很多时候你只是别人生活中的调味品。
而依据新婚姻法的条例,你们选择已婚男人的收获并不安全。
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婚姻,而不是婚外情。原配完全有权利追回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赠与。
妻子们随时有可能以婚内财产名义追回男人送给你的所有东西:大到房产、小到耳钉。她们也非常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追回这些财产,因为对于一个妻子来说,家庭的金钱、丈夫的精力转移到另一个女人身上,是对自己的羞辱和无视,她必然会暴跳如雷。
原配的愤怒不仅源于情感背叛,也源于财产损失。维护财产权,对她们来说既是实际需要,也是心理需求。
经济学家郎咸平让小三背负千万负债的案例便是活生生的教训。
这个案例给所有介入他人婚姻的人敲响了警钟:你以为的馈赠,很可能最终都要归还,甚至还要付出更大代价。
无论是想要消遣还是想要上位,小三们都需要知道被出轨这件事对原配们打击有多大:中年女人失去婚姻,几乎是失去自己投入半辈子的人生。
将心比心,如果你投入了半生心血经营的家庭被破坏,你会作何感受?
小三们也需要知道,当人类面临重大打击时,或许会失去理智,做出过激行为。
狗急跳墙,兔急咬人。当一个人感到走投无路时,会做出什么事情往往难以预料。
你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这个男人背后是怎样的女人,在面对失去是会使出什么手段。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击方式也不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行为会引发对方怎样的反应。
或许只是大街上的小打小闹,也不乏有能力者颠覆你的人生、断送你的前途。
尊重这些女人的前半生,便是尊重你的后半生。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在感情的世界里,善良不仅是美德,更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