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会为了小三离婚吗?
男人会为小三离婚吗?那些成功上位的小三后来都怎么样了?男人到底看上了小三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彼此吸引难解难分?这篇文章就带你从心理角度解读“男人和小三”的那些事儿!
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为小三离婚?
答案是:任何情况。
为什么?很多时候,小三容貌不如你,学历不如你,气质不如你,什么都不如你,可是他还是愿意为她赴汤蹈火。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男人在婚姻中未被满足的深层心理需求,或是渴望被崇拜,或是寻求新鲜刺激,又或是逃避婚姻中的压力与责任。当小三恰好触动了这些隐秘的开关,理性的堤坝便容易溃不成军。
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果是十年的夫妻,那该有多少恩?然后却一夜可以勾销?情感的账户若长期只取不存,再深厚的恩情也可能被消耗殆尽。婚姻的维系不仅仅依赖于过去的恩情,更在于持续的情感投入和彼此需求的动态平衡。
难怪那么多人都很错乱:发生了什么,让小三有那么大的魔力?让男人生死相从?这魔力往往并非源于小三本身有多么超凡脱俗,而在于她恰好在男人心理最脆弱、最迷茫的时刻,提供了一种幻象般的满足感,一种在既定婚姻关系中难以寻觅的情感补偿。
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吧!别急,今天我们就谈谈,小三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一
小三也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
曾读到一封小三写给正妻的信,她开门见山: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三,一个女人恨之入骨、男人爱不释手的小三。那又怎样?我没有害你家破人亡的意思,更没有霸占你丈夫的意思。我跟他只是各取所需……
——这是一个典型的专业型小三。
小三可以分为两种:专业型和非专业型。
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小三呢?
关键在于她们本人是否对这个角色产生认同感,简而言之即:是否想转正。
什么是专业型小三?
专业型的小三,她们并不想转正,而且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小三身份有什么不妥。她们可能享受这种无需承担婚姻责任却又拥有亲密关系的状态,或者从一开始就将这种关系定义为一种各取所需的交换。她们的情感卷入度相对较低,更注重当下的满足感,善于在三角关系中保持心理平衡。
而对于非专业型小三而言,转正是她们奋斗的唯一目标,因为她们十分不认同小三这个角色,一日不转正,一日就在这尴尬的三角关系中痛苦挣扎。她们往往最初是抱着对爱情的幻想卷入关系,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内心的道德焦虑和对完整关系的渴望时刻撕扯着她们。
因此,抛开外界的舆论压力不说,非专业型小三内心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她们比专业型小三内心的纠结、痛苦程度,严重一万倍都不止。这种痛苦源于自我价值感的贬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恐惧。
她们当中,有的多年背负着来自道德舆论的谴责,和自己内心不能合理化释放的压力;有的极力想要从深陷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却无法自控地越陷越深;有的无时不刻都在攻击自己,与自己的超我作斗争:我怎么那么笨、那么傻、那么天真、那么无知;我讨厌自己、瞧不起自己,我没有资格谈爱情······这种持续的内耗,让她们即使获得短暂的欢愉,也难以拥有真正的平静与快乐。
所以,当小三这件事,获得感情成果的背后,也必然伴随着痛苦的副作用。无论是看似洒脱的专业型,还是备受煎熬的非专业型,都难以逃脱这种关系模式固有的局限与伤害。阳光下的爱情尚且不易,阴影中的关系更是难见真正的圆满。
二
小三有哪几种人格特质类型呢?
读到这里,很多人内心会产生疑惑:作为小三们的女性本身,大都是极富魅力的存在,她们应该不缺追求者吧?事实上,许多第三者的外在条件确实相当出色,甚至优于原配。
但是,即便外在条件出众,选择空间广阔,为什么她们甘愿备受情感上万般折磨,依然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选择做第三者呢?这往往与她们内在的心理模式、情感需求以及早年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并非简单的“缺爱”或“道德感低下”可以概括。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吴惠芬知道丈夫高玉良在外面有小三之后,虽然已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她,内心依然有几个问题:
小高到底哪儿好?让自己的丈夫迷恋了这么多年。
她比自己年轻?身材比自己好?
可她这么年轻,为什么一定要迷恋我丈夫?他都老了。
吴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她想找到答案。这种困惑源于对关系动力理解的表面化,未能触及关系中复杂的心理互补与需求契合。
1、口欲期小三——我离不开你
她们会非常害怕失去了男人以后自己没办法单独生活。这种恐惧感根植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伤或不满足,导致其自我价值感极度依赖于他人的存在和认可。
失去了小三这个角色,也就意味着失去这个男人。这种丧失感对她们而言是毁灭性的,仿佛自我的一部分也随之崩塌。
一个女孩说,她每个月只有几分钟是快乐的,其他时间都是痛苦的。因为,她的情人每月只能跟她约一次会,每次啪啪只能几分钟。除了这个,其他时间就是在争吵,在抱怨,在歇斯底里,自己几乎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即便如此微薄的养分,她也紧紧抓住不放,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浮木。
她要婚姻,他百般推诿……这种无尽的等待和不确定性,不断蚕食着她的自信和尊严,但她仍难以放手。
还有一个女孩在大三那年,喜欢上一个大她23岁的大叔。他有妻有子,儿子上初中,他说,跟妻子早已是左手握右手般没有感情,只是因为孩子没有离婚。这类说辞往往是陷入婚外情男女常用的自我合理化方式,为超越边界的行为寻找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
她本科毕业后,考上研究生,她开始跟大叔要婚姻,可大叔说至少要等到儿子考上大学,不然孩子会恨他一辈子。这个“等待”的承诺,像空中楼阁一样虚幻,却成了她支撑下去的唯一希望。
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内心七上八下,不知道他是否说话算数……焦虑和怀疑如影随形,但她仍选择相信那渺茫的可能性。
她们离不开这个男人,哪怕这个所谓的爱要用自尊来换取。这种关系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成瘾,明知道有害,却难以戒断。
生活在阴暗里不能被承认?没关系!她们能忍;这种忍耐背后,是深深的自我贬低和对孤独的恐惧。
他身上有太太的味道?没关系!她们能忍;试图用宽容来维持关系,却忽略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他过年过节都要回家陪孩子?没关系!她们还能忍。每一次忍耐,都是对自我边界的一次践踏。
只要他还对自己好,这些她们统统都能忍。将偶尔的“好”放大为生命的全部意义,是维持这种不平等关系的关键心理机制。
即便,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内心压抑的火苗,发发脾气、撒撒娇,被男人哄哄,这事也就过去了。短暂的情绪宣泄后,又回到原有的依赖模式中。
这样的爱,何其卑微?它建立在自我否定和过度妥协的基础上,很难结出健康的果实。
她们是一群低自尊的姑娘。低自尊使得她们无法相信自己值得被更好、更完整地对待。
这类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承受力和忍耐力的下降,她们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胁迫,以各种非理性方式逼迫这个男人离婚,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以自杀相要挟。当恐惧积累到一定程度,无力感会转化为强烈的控制欲和破坏性,将关系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2、肛欲期小三——一切在我的掌控之中
她们可能不在乎男人是不是爱她,甚至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爱那个男人,只是不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失控的,因为她内心的秩序感是完全建立在这个男人身上的。控制,对于她们而言,是获得安全感的核心方式。
这个男人一离开她,她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支撑点。只需要这个男人的存在,她就能感觉到自己是有条有理,是完整的。这种控制往往以“爱”或“在乎”的名义进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陆小曼遇见徐志摩,与前夫王庚相比,便恰如金风玉露相逢,令自己更加完整。这段历史上著名的婚恋,充满了激情与控制的复杂色彩。
她自小被父母娇惯,交际的都是贵族小姐。这样的成长背景塑造了她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和对关注的强烈需求。
她爱打扮,喜欢夜生活,有着贵族小姐的任性与奢华,情商又很高。她需要成为关注的焦点,需要被无微不至地呵护和满足。
徐志摩爱陆小曼爱得失去理智,坚决与妻子离婚,非娶她不可。这种炽热的爱,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陆小曼对自身魅力的确认和控制感的实现。
她要美食,要华衣,要赴舞会,要养戏子,要打麻将。徐志摩为了她在外租了一套豪华公寓,每月100大洋,14个佣人进进出出,巨大的花销可想而知。她的需求不断升级,对关系的索取也愈发强烈。
因为生病,她又抽上了鸦片,徐志摩不愿看她病痛时难过,也默许了她。纵容与控制,在这段关系中相互交织。
这样庞大的开销让徐志摩苦苦挣扎。为满足她的需求,他不得不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
他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一件衣服穿到破了洞,可是挣来的钱还是不够陆小曼花。这种极大的付出与牺牲,并未换来关系的稳定,反而可能加剧了不平衡。
“我是笼中小鸟,我要飞,飞向郁郁苍苍的树林,自由自在。” 小曼开始抱怨,觉得徐志摩不如婚前对她好。即使被极度宠爱,控制型的人仍可能感到不满足,因为其内在的空洞难以通过外在的满足来填充。
一次,二人发生口角,她抓起烟灯就往徐志摩身上砸去。失控的行为是关系紧张到极点的表现。
徐志摩彻底绝望。当控制演变为伤害,关系的根基便已动摇。
他坐飞机去了南京,半路飞机失事,一代才子就此辞世。这场悲剧,成为这段充满控制与依赖关系的惨痛注脚。
陆小曼在信中说:“一生为人,到今天才知道人的心,竟真的会痛如刀绞……叫我一日不能独活。”失去之后才知痛,但为时已晚,控制的链条断裂,留下的是一片废墟。
徐志摩有了陆小曼,生命便有了方向、有了奋斗目标,有了活着的意义与价值;陆小曼跟了徐志摩,她便愈发活成了她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男人关注、呵护、爱的中心与重心。这种相互成就的幻象之下,隐藏着控制与依赖的共生关系,一旦失衡,便难以维系。
对于这类型的小三而言,她爱他,嫌弃他,控制他,但一旦离了他,她的人生便支离破碎。控制者看似强大,实则其内在自我同样脆弱不堪,需要通过控制他人来维系自身的完整感。
3、俄狄浦斯期小三——我并不奢望美好婚姻
她们想要美好的生活,但是内心对美好生活会有一些障碍。这种障碍通常是无意识的,源于早期家庭互动中形成的心理冲突。
什么障碍呢?
不相信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可以很好地生活。内心深处有一种“不配得”感,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完整、幸福的亲密关系。
在他们的成长经历里,很可能跟父母的连接方面出了问题。早期的家庭三角关系模式,会在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重演。
比如,她本来跟自己的爸爸关系很好,但是,她爸爸出轨以后,她感觉很受伤,同时又把父母间的矛盾与争吵,全部归罪于自己。这种童年时期的创伤性体验,会深刻影响其未来的情感模式。
一方面怨恨爸爸伤害、背叛自己,一方面对妈妈有种内疚之心——如果不是自己,爸妈就不会离婚;这种矛盾的情感纠缠,使其难以建立清晰、健康的亲密关系边界。
一方面想要拥有爸爸的爱,一方面又觉得会伤害妈妈;在忠诚与渴望之间挣扎。
一方面恨妈妈没有魅力留住爸爸,一方面又恨爸爸背叛妈妈;情感处于分裂状态。
一方面需要来自爸爸的父爱,一方面又需要母爱,需要对妈妈的认同。这种未分化的情感需求,使其容易陷入复杂的三角关系之中,重复童年的困境。
在这种极度矛盾的三角关系之中,她们内心比任何人都渴望一份爱,却不能全部拥有它。仿佛彻底拥有美好,会触发某种深层的恐惧或内疚。
第三者都异常渴望将爱人占为己有?错!对于某些特定心理类型的小三而言,三角关系本身才是其熟悉的、具有某种安全感的模式。
《道德颂》里,说:“她尊重他的背叛,但却对他对于家庭的责任心敬佩,由衷感叹自己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她爱他这一点好,仿佛他的魅力存在于他对家庭的维护之中,一旦他与他的家庭剥离,他便立刻失去意义。” 这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矛盾心理:爱的恰恰是对方对家庭的忠诚,一旦这种忠诚被打破,关系的吸引力反而消失。
她不仅痴迷于他对原家庭忠诚的魅力,甚至一旦男人要离婚娶她,她反而会惊慌不安。因为这意味着她将要打破固有的三角平衡,进入一种她潜意识里认为“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二人关系,这可能引发强烈的焦虑。
对于非专业型的小三而言,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专业型的小三的情况可能又有所不同,她们渴望的恰恰是三角恋本身的意义。一旦三角关系变成双人舞,她们会立即觉得索然无味。因为挑战感、禁忌感、以及重复童年模式的动力消失了。
这样的三角关系,便是一个孩子与她的爸爸、妈妈的关系的复制或轮回。通过置身于类似的三角结构中,潜意识试图去弥补、修正或重复早年的创伤体验,但往往只是陷入新一轮的困境。
三
哪类男人遇上哪类小三,会为小三离婚?
不同的小三对不同的男人有不同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双方心理需求的互补与契合。
问题来了,男人在哪种情况下会为小三离婚呢?
总的来说,男人会为任何一种小三离婚。当婚外情满足了他某种核心的、在婚姻中长期匮乏的需求,并且这种满足感超过了他对现有婚姻关系(包括家庭、孩子、社会形象等)的维系意愿时,离婚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增加。
1、完美型的男人喜欢依恋型的小三
完美型男人的人生太完整、太完美了,所以有时候,他反而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了。长期处于一种被规则、责任和期待所束缚的状态,他内心可能压抑着对失控、对真实情感的渴望。
他非常需要一个疯狂的女人把自己的生活全部打碎,因为这种女人的破坏欲望,也会让他感觉自己可以突破限制,和她一起去做一些疯狂的事情。这种“破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放,让他体验到脱离既定轨道的刺激感和生命力。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姿色平庸、普通无比的女人,可以悄无声息夺走一个男人的心?这个男人还甘之如饴?外表的平庸可能恰恰是一种掩护,使其内在的依赖、脆弱或不拘一格更能触动男人内心柔软或被需要的地方。
我们只是看到表象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心理互动和需求满足。
菲兹杰拉德说,人的本能,总是追逐离开我们的东西,同时却逃避追逐我们的东西。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可以有恃无恐。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对于难以企及之物的渴望,以及对于轻易到手之物的轻视。
追求得不到的美,才叫完美。这种对“未完成”状态的执着,是许多婚外情持续存在的心理动力。
谁叫人就是这种贱贱的动物呢?人性本身的复杂与矛盾,为各种非理性情感关系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依恋型的男人喜欢控制型的小三
依恋型的男人,他的世界是失控的、随波逐流的,如果,这个时候他的妻子也是依恋类型的,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小孩没奶吃,因为他们都需要有个人可以来给自己安稳感。双方都无法为关系提供稳定的支撑,导致关系陷入共生性的依赖和无力。
但他跟控制型的小三在一起时,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目标了,更有方向了,更有指导性了,更有秩序了……控制型的小三为他提供了他自身所缺乏的结构感和确定感,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
这个小三会一步一步教他如何如何做,他仿佛找到了一个妈,可以跟着她往外走。在这种关系中,他退行到孩子的状态,享受被引导和被安排的轻松,暂时逃避了成年男人需要独立决策的压力。
佟丽娅在描述,自己为何最终选择走进婚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她说:
“没有他的存在,我便掉入荒原的世界。那个世界是黑白的,乌云层层盖住天空,被大风吹着,无序地漂移着。一望无际,杂草丛生。而我,一个孤单小女孩,便站在了这片荒原中。” 这段话形象地描绘了极度依恋型个体的内心世界,那种没有他人连接就无法存在的孤独与恐慌。
静下心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女人把一个男人或者一段婚姻关系当作内心世界的救命稻草的时候,作为男人,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起初可能会满足其被需要的价值感,但长期以往,这种沉重的托付感会让人感到窒息和疲惫。
轻松?愉快?还是压抑?沉重?答案不言而喻。过度的依赖最终会消耗掉关系中的活力与轻松。
女人啊,当你把婚姻关系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也许,它比稻草更加脆弱、更加不堪一击呢。将自身的幸福完全寄托于他人或一段关系,无异于一场豪赌,风险极高。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相互滋养,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依附。
控制型的男人喜欢非控制型的小三
控制型的男人最大的问题是不敢活出自我。他们可能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以符合社会期待或维持表面的和谐,内心却充满了束缚感。
所以控制男和非控制小三相遇,他们两个就可以一起去探索怎么才能更自我的活着。非控制型的小三提供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让他可以暂时卸下防备,尝试表达真实的自己。
这种类型的小三会永远支持她的男人,给他足够的自由,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对于控制型男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做自己的避风港。
而男人也会比较喜欢这种不抢、不闹、不会折腾的小三,跟她们相处让男人觉得很安全、很放松,没有被控制感和被威胁感。与家中可能存在的指责、抱怨或约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轻松感成为他沉迷婚外情的重要原因。
比出轨更可怕的,是生活的无意义感,是自我的迷失。当一个人在婚姻中感到真实的自我被压抑、被忽视时,他更容易被外界那些能让他感受到“存在感”和“活力”的关系所吸引。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人人都会说,可是,婚姻错在哪儿了?它难道不是无辜的吗?婚姻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身处其中的人如何经营,能否在关系中保持真实的自我,并持续滋养彼此。
结婚之前,人人都希望婚姻幸福,可是,很多人却在一步步走向地狱,自掘坟墓。这往往源于沟通的失效、需求的忽视、自我的丧失以及边界的不清。
比如说,很多女人在比较、抱怨与不安中限制男人的自由,磨灭男人对婚姻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导致双方在一起倍感压力与痛苦。此时,男人能不一心惦记非控制型的小三吗?当婚姻变成枷锁,婚外情便可能被错误地视为解脱的途径。
所以出路在哪里?
先安顿好自己,才能安顿好婚姻,才能安顿好一段良性而持久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努力成长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唯有如此,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态进入关系,并在关系出现问题时,有能力去面对和修复。
不同种类的男人有不同的需要,就有可能需要跟他类型匹配的小三。这种“需要”的匹配,是婚外情发生的深层心理机制。
只要需要存在,只要有满足,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这些男人就很难把持住自己。因此,预防婚外情的关键之一,在于审视和改善婚姻内部的需求满足状况,同时提升个体自身的成熟度和边界感。
在亲密关系当中,如果一些重要的核心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外界的诱惑自然不请自来。这并非为出轨开脱,而是指出一个现实:关系的健康度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密切相关。
一个人饿了会怎么办?本能反应当然是去猎食。情感需求长期饥饿的人,更容易在机会出现时难以自持。
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后,外界的诱惑力自然就没有那么厉害。在婚姻中持续经营情感连接,关注彼此的核心需求,是维系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石。
人格真正完整与内心真正成熟的人,在面临人生各种选择与诱惑的时候,清晰知道“有所为”,更懂得适当约束自己而“有所不为”。他们能够权衡利弊,考虑责任,并且有能力在现有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非简单地向外寻求替代品。
小三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一个男人是否为自己离婚,即便男人为你离婚了,你就能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吗?你的快乐和幸福能长久吗?大多数情况下未必吧!建立在另一段关系废墟之上的新关系,往往背负着沉重的过去,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复杂性。
小三也好,原配也罢,都是对于一个男人而言的,都是以男人为核心基点赋予女性的身份角色。这种将女性价值依附于男性选择的视角,本身就限制了女性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不是如何占有、控制一个男人,不是为了获取男人的欢心想方设法讨好一个男人,这样的爱都不会美好而长久。真正的爱源于自爱和自尊,然后才能健康地爱人与被爱。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课是学会独立、自尊、爱自己。自我命运的主动权、自由感和安全感的钥匙,掌握在自己而非他人之手。当一个女人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她就不再需要通过依附或控制他人来获得安全感,也更能吸引和维系健康平等的亲密关系。
任何关系,只有建立在成为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更绵延而悠长,经得起时间与现实的考验。无论是选择坚守婚姻,还是决意离开,抑或是处理任何一段关系,最终都需要回归到自我成长这个根本命题上。
ps: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为小三离婚?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男人?原配?小三?到底谁是婚姻解体的罪魁祸首?欢迎留言。你说,我倾听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