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小三调查,福州小三劝退师机构、小三分离师公司:老公出轨是因为小三比原配优秀吗?
福州市小三调查,福州小三劝退师机构、小三分离师公司:老公出轨是因为小三比原配优秀吗?
小三是否真的那么好?
有人会说,反正小三是符合老公口味的。当然,一开始一定是符合的,一开始在想象中确实是很好的。就比如口渴时喝温水是最解渴的,那为什么会有可乐、咖啡、奶茶这么多种饮料呢?其实,这些饮料表面上解渴,实际上却不解渴。它们带来的短暂刺激与甜蜜,往往掩盖了身体更深层的需求,甚至可能让人越喝越渴。同样,小三在关系初期所呈现的美好,往往是一种精心包装的幻象,迎合了当事人在原有婚姻中未被满足的渴望,但这种迎合就像饮料里的糖分,初尝甜美,久了却可能带来负担,甚至产生依赖,反而模糊了真正的情感需求。
很多人去找小三,最后却发现小三也不过如此。这种幻灭感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最初的吸引建立在对比和新鲜感之上,而非对一个人完整、真实的认识。当激情的面纱落下,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真实人性的复杂浮出水面,那种“不过如此”的失望便会油然而生。这并非某个特定小三的问题,而是这种关系模式本身潜藏的陷阱。
从《我的前半生》看,陈俊生和凌玲由婚外情走进婚姻,凌玲也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尽管她有工作,但她一样是家庭主妇——家面的老老少少、里里外外,全都由她处理。陈俊生在家庭里面的功能太单一——他只是挣钱的工具——这是他婚姻最大的问题。他把自己在婚姻中的功能设定为挣钱的工具,虽然在亲子关系方面他会陪一下孩子,但家里的开支他盘算过吗?对父母的安排操心过吗?对家庭的人际关系协调过吗?没有。凌玲她要操持整个家庭,因此最终还是沦为家庭主妇。这部剧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规律:婚姻结构本身具有强大的同化力量。陈俊生试图通过更换伴侣来逃避他在上一段婚姻中的角色局限和责任,但进入新的婚姻后,他依然不自觉地回归了那个“挣钱工具”的定位,而凌玲,无论她婚前展现出何等精明能干、善解人意,一旦成为妻子,就被迅速卷入家庭运转的齿轮中,承担起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耗尽心力的日常管理。问题的核心并未因伴侣的更换而改变,只是换了一个人来面对同样的一地鸡毛。
所以,婚姻是具有培养功能的。它会进行选择,会把一个不怎么操持家庭的人变成一个操持家庭的人,把一个职业女性变成一个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这也是婚姻最奇特的地方。我们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到娘肚子里去,父母培养你;第二次投胎,投到婚姻里面去,婚姻培养你,老公培养你,老婆培养你,对方的父母培养你,孩子也培养你。这种培养并非总是温和的教导,更多时候是通过责任、压力、磨合甚至冲突,强制性地塑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你原本的个性、习惯、梦想,都可能在与家庭需求的博弈中被重塑或压抑。无论你进入婚姻时带着怎样的期待,婚姻这个熔炉都会用它特有的方式对你进行再加工。
小三的结局会不会好呢?
你觉得你的婚姻不太好,于是你找了小三。你觉得小三给你的人生吹来了新气息,你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事实上,结局并不一定那么美好,你常常会重蹈覆辙。其关键原因是,大多数人找小三,都是属于找补偿性质的小三,出轨的动力是对于婚姻的补偿——你觉得老公或老婆不太完美,这不好那不好。从这样的动机出发找到的小三,最终在你眼里也会变得这不好那不好——因为这是补偿性质的,老婆和小三没有办法合体成为一个人。就算在过去,一夫多妻制,或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没有办法让妻子和妾合体成为一个人。这种补偿心理就像试图用一块新布去补旧衣服的破洞,新布固然鲜亮,但终究是两块不同的布料,难以浑然一体,时间久了,接缝处可能比原来的破洞更醒目。你将对新关系的期望建立在弥补旧关系缺陷的基础上,这本身就为未来的失望埋下了伏笔。当新鲜感褪去,新的关系同样会暴露出它的不完美,而你用来衡量它的标尺,却依然是那把从旧婚姻中带出来的、刻满了“补偿”二字的尺子。
只有那些替代型小三逆袭的婚姻才能变成新型的婚姻。
所谓替代性,就是男人不爱他老婆——不是她有多么糟糕,而是怎么也无法去爱;老婆对自己再好,也没有那种愉悦感、满足感。这种情况下,婚姻的基础本身已经崩塌,寻求的不是补偿,而是彻底的替换。这种关系或许有几率开启新模式,因为它源于核心情感的彻底转向,而非对现有关系修修补补的企图。但即便如此,前路的挑战依然巨大。
这种情况下找小三,可能会有新型的婚姻形态,否则的话就是重复。重复是我们人类进化的优势选择,我们会把它变成下意识,我们愿意事情重现,因为重现更有利于我们,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有规律,像操作系统一样什么事都可以自动化处理。我们也不希望一会儿是安卓系统,一会儿是苹果系统,这样人会崩溃的。人的行为模式、情感反应模式具有强大的惯性。除非有深刻的觉察和主动的改变,否则一个人很容易在新的关系中复制旧有的互动模式。你在上一段婚姻中如何处理冲突、如何表达爱意、如何分配精力,这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伴侣就自动更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了婚变的动荡后,惊讶地发现新的关系竟然感觉如此“熟悉”,甚至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所以,不要把小三当做婚姻的救命稻草,把婚外情当做婚姻的补充。它非但不能补充,反而常常像一剂猛药,可能加速原有婚姻的衰亡,并给新关系带来先天不足。将情感寄托于婚外寻求慰藉,往往意味着放弃了在婚姻内部解决问题的努力,而这恰恰是关系真正可能获得新生的起点。
陈俊生和凌玲的矛盾冲突,跟过去他和罗子君的冲突是一样的,原来的矛盾继续存在,还增加了二婚家庭的烦恼。小三变成妻子,有一个落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打回原形的过程,就是还原的过程,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不要认为梦想实现了,灰姑娘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就从此开始了,那是童话。“落地”的过程异常残酷,它意味着浪漫的退场和现实的全面进驻。之前可以隐藏的缺点、可以回避的矛盾、可以不计较的得失,在成为一家人后都变得无处可藏。之前是客,现在是主;之前是点缀,现在是日常。这个转变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耐心,而很多关系恰恰是在这个“落地”的阶段摔得粉碎。
现实生活中,二婚的幸福指数大部分没有一婚的幸福指数高。
因为人是有记忆的,会前后左右对比、时空对比。比如,同样一个老公,女生会说:你追求我的时候是这样的,结婚的时候是那样的,蜜月的时候是这样的,生孩子的时候又是那样。还比如,将前妻和现妻进行对比,将前夫和现夫进行对比,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不管什么人,一定有让你感觉舒服的地方,你在现任这里得不到,你就会怀念过去、想念过去。所以,小三变成妻子,能不能让你感觉更好呢,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对比是无意识的,却极具杀伤力。它使得二婚关系始终笼罩在前一段婚姻的阴影之下。任何一个不愉快的瞬间,都可能触发对“过去”的美化想象,尽管那个“过去”可能同样充满问题。这种比较心态,让当下的关系难以获得纯粹的评价和全情的投入。
小三的幸福之路在哪里?
小三要转正,非得脱几层皮不可。小三要想得到幸福,非得要学习小三变成妻子、梦想照进现实后如何幸福的技术,做小三比做老婆要难很多。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要面对社会的偏见,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前任家庭、子女的关系),要消化伴侣内心可能存在的愧疚或比较,更要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她需要具备远超常人的情商、韧性和经营关系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如何做妻子,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在特殊背景下上位的妻子,这其中需要化解的难题、需要平衡的利益、需要抚平的情绪,远比一场普通的婚姻要复杂得多。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能力,即使成功“转正”,幸福也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