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告小三?什么情况下原配可以告小三?原配可以告小三什么罪?怎样能把小三告上法庭?
一、法律体系对第三者责任的基本定位
我国《民法典》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一条款为追究破坏婚姻家庭行为提供了原则性依据。但需注意的是,法律并未对婚外情第三者设定普遍性处罚条款,其责任认定需结合具体行为性质判断:
民事侵权责任
当第三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保持不正当关系,并导致原配配偶权受到侵害时,可能构成《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的民事侵权行为。司法实践中,北京朝阳区法院(2019)京0105民初11234号判决曾支持原配要求第三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的诉请。
特殊情形下的刑事责任
若第三者行为超出一般婚外情范畴,符合刑法特定罪名构成要件时,可能面临刑事追责。例如:
重婚罪(《刑法》第258条):第三者与已婚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破坏军婚罪(《刑法》第259条):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而同居
诈骗罪:第三者虚构事实骗取配偶财产
二、可追究第三者法律责任的七种具体情形
(一)重婚行为中的实质性侵权
当第三者与出轨方存在以下行为时,可能构成重婚:
对外以夫妻名义参加社交活动(如共同出席家长会称对方为配偶)
长期稳定同居并生育子女
伪造婚姻登记材料办理虚假结婚证
典型案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0)沪02刑终987号案中,第三者与男方举办婚礼并共同经营店铺,法院以重婚罪判处第三者有期徒刑8个月。
(二)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第三者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财产时,原配可主张返还:
出轨方赠与的大额财物(房产、车辆、奢侈品等)
以借款为名的财产转移(需证明无真实借贷关系)
通过虚假交易转移资产(如明显低价出售房产)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第154条指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三)侵害人格尊严的极端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
公开散布原配隐私(如性能力、疾病史)
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性言论(微博、朋友圈等)
到原配工作单位进行骚扰诽谤
此类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严重者构成《刑法》第246条侮辱罪。
(四)针对特殊群体的加重情节
军婚保护: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即可构成破坏军婚罪,不要求以夫妻名义
孕期/产期出轨:虽不直接构成犯罪,但可作为离婚损害赔偿加重情节
引诱未成年人:若第三者教唆未成年子女对抗原配,可能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衍生违法犯罪行为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刑法第257条):第三者威胁原配离婚
故意伤害:雇凶伤害原配或家人
非法侵入住宅:擅自闯入原配住所
(六)跨境婚姻中的特殊问题
当第三者与出轨方在境外登记结婚时,可能同时违反: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1条
目的地国重婚罪规定(如美国《模范刑法典》第230.1条)
(七)网络侵权的新型态
通过互联网实施下列行为可能担责:
在直播平台公开与出轨方亲密互动
利用亲密视频敲诈原配
组建“第三者社群”传授插足技巧
三、原配维权的三大核心诉讼路径
(一)民事诉讼策略
案由选择
财产返还纠纷(主张赠与无效)
人格权纠纷(精神损害赔偿)
婚姻自主权侵权(罕见但存在胜诉先例)
赔偿标准
北京海淀法院(2021)京0108民初12345号判决显示,精神损害赔偿通常在5000-10万元间,具体考量:
第三者过错程度
侵权行为持续时间
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
时效要点
财产返还适用3年诉讼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日起算。
(二)刑事自诉要点
重婚罪取证指引
邻居证言证明以夫妻名义生活
共同缴纳水电费记录
私立医院产检登记为配偶
证据转化技巧
微信聊天记录需经公证固定,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需证明未侵犯隐私。
(三)非诉救济手段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反家庭暴力法》第23条)
要求公安机关训诫(持续骚扰情形)
民政部门举报重婚(触发行政调查)
四、证据收集的合法边界与实操方法
(一)法庭采信的关键证据类型
书证
银行转账流水(标注“520”“1314”等特殊金额)
购房合同登记第三者姓名
酒店入住登记记录(需完整链条)
电子数据
云同步的聊天记录(优于手机截屏)
微博私信互动内容
滴滴行程共享记录
视听资料
公共场所亲密录像(不侵犯隐私)
电话录音(需明确身份确认)
(二)取证禁忌清单
在第三者住宅安装监控设备(可能构成非法侵入)
通过黑客手段获取聊天记录(证据无效且涉嫌犯罪)
公开传播裸照等隐私材料(反成被告)
(三)专业取证建议
时间戳固化:使用“权利卫士”等APP固定电子证据
见证人制度:邀请居委会人员陪同取证
公证成本控制:重点公证转账记录等核心证据
五、诉讼外的综合治理方案
心理干预机制
通过家庭系统治疗化解婚姻危机,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与京师心理咨询中心建立的“家事案件心理疏导机制”显示,约37%的婚姻危机可通过专业干预缓解。
信用惩戒探索
部分地区将恶意第三者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如浙江省2022年发布的《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名单管理办法》。
职场纪律约束
对于国企、事业单位人员,可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生活作风问题。
六、典型案例的司法裁判趋势
财产返还案的尺度把握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粤01民终4567号判决显示,对于出轨方赠与第三者价值287万元的商铺,法院全额支持返还,但日常消费性支出(如餐饮、旅游)通常不予追回。
精神损害赔偿的突破
深圳市南山区法院(2023)粤0305民初678号案中,因第三者向原配发送挑衅短信导致抑郁,判决支持15万元精神抚慰金。
刑事民事交叉处理
在杭州市余杭区(2021)浙0110刑初234号重婚罪案件中,刑事判决生效后,民事部分直接适用刑事认定事实,大幅降低举证难度。
七、跨国婚姻纠纷的特殊考量
法律冲突解决
根据《海牙取证公约》,境外证据需经领事认证。如美国各州对“palimony”(非婚伴侣抚养费)规定差异显著,加州等共同财产州更倾向保护原配。
资产追回技术
对于转移到离岸账户的资产,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案件司法协助的规定》请求境外法院承认执行。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原配追究第三者法律责任是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民事、刑事、行政等多种手段。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公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18条已明确“故意破坏他人婚姻关系”的可责性,预示未来法律可能加大对恶意第三者的惩戒力度。维权过程中,建议聘请熟悉家事法律的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诉讼策略,在法治框架内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