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三调查、私人侦探、上海拆散小三公司:第三者最怕原配知道的“上位”潜规则
上海市小三调查、私人侦探、上海拆散小三公司:第三者最怕原配知道的“上位”潜规则
01第三者困局:不断坠入情网,却总是黯然收场
来访者在电话里抽噎着,情绪很低落。
她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痛楚。透过电波,我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无助,那种被情感反复折磨后的疲惫,几乎要从听筒中满溢出来。
她来咨询,是因为又一次做第三者后,又一次无法完全得到已婚男的爱,觉得在寻求真爱的路上,迂回曲折,感到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取舍。
她开始倾诉她的故事。
她第一次做第三者,是在高校读研的时候,因为导师温文尔雅、细腻又耐心,在指导她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她很多的照顾,慢慢地,她完全沦陷在导师的儒雅的气质和渊博的学识之下。那些深夜的学术讨论,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关怀,都让她错觉这就是爱情应有的模样。她开始期待每一次的见面,把导师的每一句赞美都珍藏在心里。
导师也在辅导的过程中,喜欢上了她的乖巧伶俐,在女孩子崇拜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但是当她最终提出要有一个结果的时候,导师还是落荒而逃了。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所谓的爱情,不过是对方生活中的一段插曲,随时可以被轻易抹去。
第二次做第三者,是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领导能干有魄力,在他手下工作,会觉得很有激情,虽说她只是领导的秘书,但是领导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都给予她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让她感受到很多的温暖,两情相悦,但是最后她发现和领导两情相悦的女性不止她一个,她还是黯然退场。她原以为这次会不同,以为成熟男人给予的承诺都有分量,却不知在权力与欲望的交织中,真诚往往是最稀缺的资源。
现在她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当地的企业家。在面对自己的事业的时候,这个男人风风火火,有创意、有格局,因为她外语特别好,所以和外资谈判的时候,喜欢带上她。
谈判桌上,两个人配合默契,取得了很多硕果,但是当他们真正进入到婚外情的时候,企业家明确告诉她,这辈子不可能给到她婚姻和未来。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彻底浇醒了她,让她意识到自己再次陷入同样的循环。
她陷入了痛苦,她也尝试着去结交新的男性朋友,想和其他女孩子那样谈一次光明正大的恋爱,然后有属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但是,每次当她去和年龄相当的小伙子去相亲时,她发现自己怎么也无法对同龄人产生感觉,她似乎只是喜欢中年男性,尤其是已婚的中年男性。那些年轻人的青涩与直白,在她看来显得索然无味,她渴望的是岁月沉淀后的温厚与包容。
中年男性身上独有的温暖,踏实,能力和魄力,让她着迷。
但是,让她感到痛苦的是,每一段做第三者的感情都没有一个善终,而且说被抛弃就被抛弃,她似乎在情感世界里,从来没有掌握过主动权。她就像站在悬崖边,明知前方是深渊,却总控制不住要纵身一跃。
以上,是一个不断卷入婚外情成为第三者,但是又无力赢得真正爱情的女性面对的困境。
我在电话咨询中,聆听过很多被出轨女性的痛苦故事,但是类似于此的故事其实不多,但是,与其去评判和谴责,或者去贴标签,还不如邀请你一起来看看其中发生了什么。每个陷入这种困局的女性,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情感密码,等待被解读与理解。
02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做第三者呢
“小三”“出轨”一直被社会大众所唾弃,也成了当今婚姻破裂的头号杀手。
那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女性,仍然会用做“第三者”这样的方式去进入到一段两性关系当中呢?这背后的动因复杂而微妙,往往交织着个人历史、心理需求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想要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
比如,为人贪图享受,纯粹就是贪图男性的钱,这样自己的物质享受需求就被满足了;她们用青春换取舒适的生活,用情感交易物质的保障,在物欲的满足中暂时逃避内心的空虚。
比如,真心喜欢这个男人,盼望有一天能够转正,被爱被认可的需求被满足了;她们在对方若即若离的态度中寻找爱的证据,把偶尔的温柔当作真心的证明。
比如,被感情伤害过,就去破坏别人的家庭,这样自己的报复心理就得到了满足;比如,为了自己的一些前程,甚至不惜出卖自己来交换想要的东西,那么自己的功利名誉之心得到了满足,当然也有的是被男性欺骗了,不知不觉当了第三者。在这些情形中,感情成了工具,亲密关系沦为达成目的的手段。
其次,在无意识或潜意识中,追求三角关系的竞争。
她们可能因为小时候的某些原因,没有被家人重视,长大以后就以这种方式在PK中取胜,赢得关注,来证明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这种证明给别人看,也想给自己看。这种竞争的快感让她们暂时忘却了童年被忽视的痛,在征服已有伴侣的男性过程中,获得扭曲的成就感。
有一位来访者,她第一次喜欢上的是一位大叔,用怀孕生子的方式让大叔离婚;第二次她出轨的是一位小鲜肉,她不仅不躲闪,还主动联系小鲜肉的妻子,宣告她在他们婚姻中的存在。
那么,这或许就是一种PK的心理,在PK中获胜,来满足自己的一种自我认可的需求,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自我价值的严重怀疑,需要通过打败他人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最后,弥补童年缺失,满足内心“缺损弥补”的心理。
比如,小时候爸爸对女儿的爱,远超过对妻子的爱,就容易让女儿形成一种心理,希望通过打败妈妈这个对手来实现爸爸更爱她的目的;这种早期形成的竞争模式,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不断重演。
又比如,小时候爸爸或妈妈某方面或者全部都忽视女儿,严重忽视她,那她就容易让女儿认为她没有得到爸爸的爱,是因为被妈妈打败了。于是长大后,她们会在其他女性身边寻找“父亲”的影子,试图通过占据别人的伴侣来弥补童年的失落。
前面的这位来访者,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亲早年出轨,对女儿和妻子都极度冷漠,所以来访者从小渴望得到父爱,所以等她长大成人后,中年男性所有特有的温暖成熟的“父亲”魅力,就很容易吸引到她。那些缺失的关怀与肯定,成了她情感路上的指南针,总是指向错误的方向。
这种父爱的缺失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疏导和重视,长大了就会无意识中弥补这种童年时的缺失的爱。她们在成年后的感情中,不断寻找父亲的替代品,却不知这只是在重复童年的创伤。
只有跳出来看到这些原因,或许才能更加客观和理性地认识到第三者形成的原因,才能对这种现象做出客观的认识。理解这些深层动机,是走出情感困局的第一步。
03
为什么转正的第三者婚姻更容易触礁
按理说,第三者转正后就算是“修成正果”了,可很多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似乎想要的幸福来得有点不容易。现实往往比想象残酷,激情退去后的婚姻生活,暴露出更多棘手的问题。
光鲜亮丽的爱情,一旦和柴米油盐的现实真正碰撞后,很容易被磨掉华丽的外表,曾经因为偷偷摸摸带来的刺激和新鲜,在生活的琐碎中,失去了诱惑和激情,就很容易有一地鸡毛的“成果”。往日的心跳加速变成了如今的账单争吵,曾经的浪漫约会沦为了日常的洗衣做饭。
彼此之间会多疑不信任,因为本来得到的这份感情中,就是在欺骗谎言和不忠中酝酿起来的,所以,即使修成正果了,也容易有更多的防范和计较,会怀疑前妻是否会插足,他是否会又出轨。这种相互猜忌像蛀虫般啃噬着感情的根基,让亲密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这时候才发现,转正后的婚姻,原来地基如此不稳,链接这样脆弱,这时候心里的失落和怀疑就会加剧。当初以为的真爱,在现实考验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假如进入这段关系不是为了真爱,而是嫉妒,竞争和破坏,那么即使表面上爱得轰轰烈烈,闹到原配离开了,出局了,退出三角关系了,那这个第三者反而突然丧失了斗志和热情,对男人也没有那么上心了,也懒得经营这段好不容易得来的感情了。没有了竞争对手,爱情就失去了最大的吸引力。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就是如此,在得到大叔后,这位大叔变得邋遢、油腻,似乎没有在婚姻中得到滋养,而是在婚姻中被消耗,最终来访者对大叔越来越没有兴趣,也没有往日的激情,更没有一点去经营婚姻的期待和决心。征服的快感消失后,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疲惫与厌倦。
所以,当婚姻面临困境的时候,又是用出轨来逃避问题,用寻找下一段激情去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这种恶性循环让她们永远在追求,却永远得不到满足。
所以无论你多爱,转正的第三者婚姻其实是有很多的冒险和不确定因素,会经受很多的质疑和考验,也会承受很多的压力,需要面对更多的家庭关系,社会舆论,所以真正要进入这样一段两性关系,需要慎之又慎。在开始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征服的快感,还是真正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