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私家侦探调查,深圳婚外情外遇出轨调查取证公司:我在香港当私家侦探
深圳市私家侦探调查,深圳婚外情外遇出轨调查取证公司:我在香港当私家侦探本人一直本份的做着餐饮业,但因为疫情关系,最近两年的餐饮寒冬着实难熬,我原本工作所在的大型连锁店裁了不少人。
人少了,活变多了,薪水却更微薄了,受不了这个落差的我就主动辞职了。那段时间,每天翻招聘版成了我的新日常,可餐饮同行几乎都在收缩,偶尔几家招人的,薪水也压得极低。
餐饮业不好做,我就开始找起了别的活。Jobsdb上一个叫“调查员”的工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职位描述写得很模糊,只说要“善于观察、耐心细致”,其他一概没提。
光看公司名也看不出是什么行业,网上也搜不到任何信息。但本着广撒网精神,我一个潇洒按键向它投出了我的简历。说实话,我当时并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自己除了端盘子、管库存外,也没什么特殊技能。
很快,我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邮件很简短,只写了时间地址,连公司名字都没全写,神神秘秘的。我心想,管他呢,去见见世面也好。
来到破烂的公司办公室后,我仍然没有判断出这家公司是搞什么业务的。办公室藏在一栋旧商厦里,楼道灯光昏暗,门口连个招牌都没有。里面坐着几个面无表情的人,气氛有点压抑。
第一轮简单面试后竟然收到被录用的通知,并被告知要进行一周的培训。面试官只问了些基本问题,比如“能不能长时间户外工作”“怕不怕辛苦”,几乎没提工作内容。
我家里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遇到骗子了,让我赶紧放弃这份工作。我妈更是紧张,说这年头哪还有什么正经公司藏得这么隐蔽,说不定是搞传销或者诈骗的。
但失业两个多月的我第一次收到offer,哪里甘心放弃啊。银行账户一天比一天瘦,再没收入,下个月房租都成问题。所以我硬着头皮决定试一试。
无奈家人只好千叮万嘱,让我培训期间不要带信用卡和现金,随时报平安。我笑着答应,但其实自己心里也直打鼓,出门前还把身份证留在家里,只带了一张八达通和一点零钱。
是的,你没理解错。收到录用的我仍然没弄清楚这公司到底是做什么业务,也不清楚我这个“调查员”到底要调查些什么。这种神秘感反而让我有点兴奋,像偷偷加入什么地下组织似的。
但很快,在第一天培训中一切谜团都解开了。培训老师是个精干的中年男人,说话干脆利落。他开门见山就说:“我们这行,说白了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过我们依法调查,只做正规委托。”
随着培训老师的讲解,我意识到我竟然踏入了侦探行业,成为了一个初级私家侦探员!那一刻我心跳加速,没想到电视里的剧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听说做私家侦探经常要隐蔽身形,跟踪客户。老师强调说最重要的是融入环境,不能引起别人注意,最好能“像空气一样存在”。
我181的个子虽然不算特别高吧,但配上我的吨位,其实往那一站还挺扎眼。老师看着我微微皱眉,说“你这体型……以后尽量穿深色、宽松的衣服,走路时稍微弯点腰”。
而且不瞒大家说,我还有一颗和严肃脸蛋不相符合的柔弱小心脏。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胜任……看到电影里的追车戏我都会紧张,更别说真要去跟踪什么人了。
不管怎么样,免费培训还有工资收,先做着看看吧!培训期间每天还有200港币的补助,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培训的具体内容出于保密我就不告诉大家啦。主要是教我们一些跟踪和反跟踪技巧、介绍各种偷拍软件等等,莫名刺激!我们还在教室里模拟了几次跟踪场景,我因为体型原因老是被“发现”,被老师骂了好几次。
第一个跟踪任务
培训完毕后,顺利毕业的十几个新员工被分配给了老员工带。毕业那天老师还说了一句:“这行淘汰率很高,能坚持半年的不到十分之一。”
通常一个老员工带着两个新员工接一个任务,三个人同时行动。这样既保证新手有人带,也方便多角度观察和互相照应。
带我的侦探是个沉默的老油条,几乎没和我说过几句话。他看起来四十多岁,总穿着一件灰色夹克,眼神锐利得像能看穿人心。
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来自某大型保险公司的委托。后来我才知道,保险公司是我们最大的客户来源,经常委托我们调查保险诈骗案。
保险公司最近收到了一个解款员的意外保险报销申请,请侦探公司帮忙核实解款员是否真的受伤了。据说申报的赔偿金额还不小,所以保险公司特别谨慎。
可能有读者困惑解款员是什么人。其实他们就是现代押镖人啦!这工作风险很高,据说年薪能上百万,但随时可能遭遇抢劫。
有时你看到银行职员需要往atm机里面放钱,旁边总有几个全副武装提枪的人,那些人就是解款员。他们通常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操作ATM,一个持枪警戒。
解款员工作时需要随时防备觊觎提款机的抢劫犯,所以他们对周围闲杂人等相当警惕。我们的跟踪难度因此大大增加,一旦被发现,很可能被误认为是劫匪同伙。
我们早早确认了解款员的住址和工作时间,第二天一早就赶在解款员上班前蹲守在他家附近。天还没全亮,我们就在对面街口的茶餐厅找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等他出门后,我们默默跟了他一路,“护送”他去到工作单位。他走路很快,我们不得不交替跟踪,避免引起注意。
待他全副武装出车,我们又赶紧“护送”他到某个银行提款机前。这个时候最危险,因为解款员处于最高警戒状态。
讲真,看着对方冷酷无情的眼神和手持的那把枪,我是真的心里怕极了。我的手心一直在出汗,望远镜都差点拿不稳。
我偷偷问油条:人家会不会发现我们在观察他啊?要是误会我们是想要抢钱的开枪怎么办啊?我的声音都有点发抖。
油条看似心不在焉,但其实一直在观察解款员的一举一动,根本懒得理我。后来他才告诉我,这种时候越是紧张越容易暴露,必须表现得自然。
我只能抹掉额头的冷汗,继续坚守岗位,而脑子里已经开始闪现《神探夏洛克》里惊心动魄的办案场景。不得不说现实和电视剧差距太大了,没有酷炫的装备,只有漫长的等待和提心吊胆。
我又忍不住开始向油条提议:我看他行动思索,不像受伤了,我们要不要赶紧拍几张证据就溜了吧?其实我是想尽快结束这个可怕的任务。
油条继续无视我。后来他告诉我,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早下结论,很多时候真相就藏在细节里。
我们连着跟踪了这个解款员三天,我感觉自己的死亡的枪口下英勇地扛了三天。每天晚上回家都精疲力尽,比在餐厅连续工作十二小时还累。
每天下班后我都会赶紧快步回家,反锁家门,窝在小被子里打机舒缓紧张情绪,甚至每次我爹敲我房门都会吓得我小手一抖。有次我在路上看到穿制服的人,都会下意识躲到墙边。
其实出于保密原因,任务的具体内容只有油条知道。我压根不知道解款员到底向保险公司申报自己哪里受伤了。这种信息隔离也是行规,防止调查员先入为主。
所以事后我也反思,自己先入为主觉得受伤就是明显的外伤,受了伤不可能还能如常上班。这种想法太幼稚了,很多人都是带伤工作。
但其实很多人手停口停,即使受伤了也会捱着继续工作,而且其实很多的伤是肉眼看不出来的慢性内伤,需要专业的侦探仔细观察。比如腰椎间盘突出、韧带拉伤这些,外表根本看不出来。
而直到这个任务结束我都没权利知道解款员到底申报自己哪里受伤了,到底所谓的受伤是不是真的。这种一知半解的感觉挺难受的,但行规如此。
听说油条认真写了个跟踪报告交给上面,而我只是打了个酱油。报告写了整整五页,包括了解款员每天的行动路线、工作时长、甚至搬运钱箱时的动作细节。
没办法,谁叫我刚入行,太初级了。油条说每个侦探都是这么过来的,至少要跟满十个任务才能独立写报告。
看来侦探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和记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挑战性任务来了
估计老油条觉得我颇有侦探潜质,我成为这批新员工中第一个可以单独执行任务的调查员。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我虽然紧张,但每次布置的观察点都能守住,记录也做得特别详细。
看着大家艳羡的眼光,我忍不住流下心酸的泪水,其实我只是个内心胆小的孩子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前晚紧张得没睡着,吃了两颗安眠药才勉强休息了三小时。
我独行动的第一个任务仍然来自保险公司,我需要弄清楚一位客户是否真的伤了腰椎。据说这位客户声称腰伤严重到无法工作,但保险公司怀疑他诈保。
然而情况相当棘手,因为我不知道要跟踪的人长什么样子!保险公司只提供了姓名、电话和住址,但没有任何照片资料。
独自行动的第一天,我早早蹲守在了对方大楼外边。那是一座高级住宅楼,大堂有保安24小时值班,根本没法靠近。
看着大门口出出入入的人,我真是发了愁:到底哪一个才是我要等的他?中年男性在这栋楼里太多了,个个都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
严密的保安看管措施也让我无法涉险进入大厦,直接蹲守在人家家门口。我曾尝试假装快递员,但保安说必须由住户亲自下楼取件,根本不让我上去。
我存了此人的电话号码,尝试查看他的whatsapp头像,但他的头像是一棵树。一棵普通的松树,没有任何个人信息。
我尝试从此人的工作单位和职位想象他的模样,但也没有任何头绪。保险公司只说他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中层经理,四十岁左右。
最后,我打算直接用公司发的手机和电话卡编辑一条中奖信息给他。这个方法是培训时老师提到的“引蛇出洞”技巧,专门用于确认目标身份。
内容大意是他某次购物中了小礼物,公司已经将礼物放在某自提柜,他需要在两天内按指定提取码领取奖品。我特意模仿了电商平台的通知语气。
这个自提柜在某小型商场中,是我精心选择的。那里人流适中,既不会太冷清引起怀疑,也不会太拥挤影响观察。
那小商场没什么人流,用自提柜的人更是稀少,可能一天就稀稀拉拉一两个人。这样我就能集中观察每个使用自提柜的人。
我打算这两天就蹲守在自提柜附近,有人过来提取东西时,我就用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打给对方,如果自提柜面前的人手机响了,那十有八九就对头了。
没相到这个看似不靠谱的计划还真的奏效了。我在自提柜对面的奶茶店坐了半天,喝了三杯奶茶,跑了四趟厕所。
我蹲守在自提柜附近的第三个小时,迎来了第一个使用柜的男人。他穿着休闲西装,看起来四十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微微发福。
我隐去角落,拨出了这个早就烂熟于心的客户电话。心跳快得像打鼓,生怕搞错了尴尬。
没想到!那个自提柜旁的人的手机响了!他还接电话了!我听到他“喂”了一声,声音和年龄吻合。
成功确认了对象的我赶紧挂掉了电话。他疑惑地看了看手机,然后继续操作自提柜。
那男人通过自提码领取到了他的小礼物,是我从我爹抽屉翻出一盒新保健品,也不知道贵不贵,反正那个男人看到礼物表现得挺开心的……他左右看了看,似乎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个礼物,但还是塞进了公文包。
接下来三天,我默默地做了这个男人的“护花使者”。他生活相当规律,每天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七点回家,中间除了上班就是吃饭。
看他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中午吃吉野家火锅,再看他下班后去玩夹娃娃机,夹到一个就开心地系在自己背包上。说真的,看他这么普通的生活,我都开始怀疑保险公司是不是搞错了。
终于,我成功等到他某次在街上被后面快步走上来的行人撞到了后背,痛得他整个人都弹了起来。他当场就蹲在了地上,脸色发白,额头上全是冷汗。
那一刻,我的心中竟然涌出一股暖流:太好了,他没骗人!我赶紧连续抓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下这个关键证据。虽然这么想有点不厚道,但那一刻我真的很有成就感。
转眼四个月过去,同批入职的十几个同事基本都辞职了。有的说太无聊,有的说太危险,还有个女生说受不了良心谴责。
大家都不能忍受不规律的上班时间和长期户外工作的辛苦,更不要提心理上的煎熬。这行确实不容易,吃饭时间不固定,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日晒雨淋更是家常便饭。
但我却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并觉得还挺适合自己,可以干多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其实挺擅长观察和记录,而且这种工作不用应付客人,适合我这种有点社交恐惧的人。
最近,我升职了。老板说我虽然胆子小了点,但做事认真踏实,交给我的任务都能完成得很好。
升职后的我不再做保险公司委托的活计,而是开始接手更贵的委托单。这些委托收费更高,但也更复杂,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经验。
没错,就是大家都非常八卦的调查老公是否出轨之类的单!这类案子往往曲折离奇,比电视剧还精彩,但也更容易卷入客户的情感纠纷。
预知后事,尽情期待!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下次可以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案例,绝对让你们大开眼界。
开启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