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首页 > 人生哲学 > 人生的意义 > 《活出意义来》|探寻生命的意义

《活出意义来》|探寻生命的意义

2017-05-11 08:26:20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探寻生命的意义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之下,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或许你正为此烦恼,希望获得解脱;或许你正为此疑惑,希望寻得生命的意义。

  《活出意义来》一书,恰能解开你的心结。作者弗兰克是一位精神官能学及精神分析学教授,以创作“意义治疗法”闻名于世,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及贡献至深且巨。

  在遇到困境时,我们常常会想知道:在艰难的境地里,一个人有没有选择的余地?有没有能力保留精神的自由及心智的独立?

  弗兰克的答案是:有!

  在这本书中,他通过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悲惨经历,娓娓道出:无论身处何种处境,每个人依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生命的意义有待每个人去探寻、发现,而参透自身生命的独特意义,将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生机盎然。

  《活出意义来》是本奇特的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博士是奥地利人,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他曾是纳粹集中营里的囚犯。他的双亲、哥哥、妻子,均死于纳粹的集中营,仅剩下他和妹妹。作为心理学家,他以温和而又理性的笔法,记述了他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并介绍他在牢狱生涯里创造的意义治疗法。

  这位亲身经历过如此遭遇的心理学家,他的话值得我们倾听。弗兰克透过悲惨的经历,娓娓道出:无论身处何种处境,每个人依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生命的意义有待每个人去探寻、发现,而参透自身生命的独特意义,将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生机盎然。

  弗兰克的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集中营历劫,第二部分介绍意义治疗法。一个个小故事蕴含着人文精神的力量,颇具可读性。

  对生活在和平时代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集中营的生活既可怕又陌生。弗兰克总结了人进入集中营后的心理变化三阶段:刚入营、习于集中营例行生活的阶段和重获自由后。

  刚入营,囚犯们对集中营感到震惊。火车刚抵达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到纳粹特地选来接应的囚犯们面色红润,疲倦的新囚犯产生了“缓刑错觉”,对集中营抱有侥幸和好奇。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们的幻想,因为大部分人会被送进毒气室处决。

  习于集中营例行生活的阶段里,囚犯们的主要症状是冷漠。冷漠是他们心理自卫的方式,在见惯痛苦后,由惊骇到熟视无睹,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在残忍而匮乏的环境里,人的身心不得不退化到原始状态,对食物极端神往。这时候的囚犯格外思乡。在纳粹的枪支监督下,许多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囚犯在寒冷的工地里艰难劳作,对亲人的思念帮助他们忍受痛苦而免于精神崩溃。

  通过体会对人的爱,乃至对自然美、艺术美的爱,许多囚犯耐住了集中营的煎熬,甚至囚犯们还经历过“死囚的美感经验”——“从奥斯维辛转往巴伐利亚一集中营的途中,我们就曾透过车窗上的窥孔,凝视萨尔兹堡附近山峦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美景。……尽管(也许正因为)放弃了一切希望,我们仍(才)神往于暌隔已久的大自然美景,并为之心醉情痴。”

  纳粹集中营粉碎了多少人的宁静生活,弗兰克与他的妻子被分别送入集中营,从此天人相隔。

  在如此残酷的境地里,一个人有没有选择的余地?有没有能力保留精神的自由及心智的独立?

  弗兰克的回答是:有。人有能力拥有人性最后的自由,即“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而正是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个体的生命充满意义。意义治疗法在这里逐渐发展起来——

  “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并引为一种成就。至于既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局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态度。……但人世间有意义的,并不只是创意和悠闲而已。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按照弗兰克的说法,若要超越困境,个人需改变对人生的态度,积极寻找自己独特的使命、可堪期待的具体目标。弗兰克以他的亲身经历为例:走向工地的路上,天寒地冻,他饥寒交迫,两脚满是冻疮和擦伤,痛得几乎掉泪。这时他强迫自己转换思路,想象自己在高雅的讲坛上发表演讲,主题恰是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此时,他的苦难变成了研究素材。尽管营中的生活朝不保夕,弗兰克仍在营中想方设法,偷偷进行他所热爱的研究。

  有些集中营的囚犯在重获自由后,心理上出现了几种常见的问题:有人人格解体,对走出集中营之后的生活产生幻灭感;有人大肆宣泄,例如暴饮暴食;有人甚至精神失调,道德畸形,表现为从被压迫者变成压迫者。对此,弗兰克强调:没有人有权利做坏事,即使这个人曾经备受欺凌。走出集中营后,弗兰克继续发展意义治疗法。

  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的是,弗兰克认为人总要寻求意义。“求意义的意志”,是人的生命中原始的力量。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关怀是实现意义,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本能。生命的意义(理想与价值),是有待于我们每一个人去探寻、发现的。

  意义治疗法引导人通过“存在的危机”,获得成长与发展,焦点是放在人将来要完成的工作与意义之上。弗兰克提出了“心灵动力学”,即人寻求意义与价值,会引起内在的紧张而非平衡,但这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解除紧张,“而是唤醒那等待他去实现的潜在意义”。意义治疗法帮助人面对“存在的空虚”,引导人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事物会成为我们生命历程的里程碑?

  弗兰克犀利地指出,“存在的空虚”是20世纪的一种普遍现象,表现为无聊与厌烦,因为传统不再那么稳当、能够有效指导行为了。例如,“星期天神经官能症”——当一周匆忙结束,而内在的空虚浮现,人对自己的生命不满意时,忧郁就此产生。如果弗兰克21世纪还健在时,“存在的空虚”里边,也许还要补充上网上常见的“星期一综合征”了。

  想要填充“存在的空虚”,不能泛泛去谈生命的一般意义,“而是问在一个人存在的某一时刻中特殊的生命意义为何”。

  弗兰克总结了一些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一个人有所创造、努力工作,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自我,而且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对他人有益;通过对人、自然或艺术(乃至种种文化活动)的爱,让人获得各种美好的经历。这些创造、工作、感受和体验,能成为我们生命历程里宝贵而难忘的里程碑。

  对于绝境中的人,弗兰克还提出了“有意义地受苦”这个独特的途径:一个人不得不遭遇的痛苦在被发现具有意义时,就可堪承受;心灵得到意义的慰藉,能够平静、有尊严地对待苦难,生命因此变得坚韧而富有生机。

  弗兰克的心理学理论具有哲学的洞察力。他写道:个体的人格,仍然是不可预测的。任何预测的基础,皆是用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条件来表示,然而人却具有超越上述条件的能力。“在集中营这个生活实验室与考验场中,我们发现并且见证有些难友的行径像个恶棍,有些却宛如圣人。人在他自身内有两种可能性,去实现哪一种是由他自己所抉择,而非视情境所定。”

  亲眼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怖遗迹的人们,会信服弗兰克的叙述与判断。多年以后,奥斯维辛集中营依然阴森,黝黑的地下室、破旧的焚尸炉似乎还散发着人间地狱的可怕气息。走过奥斯维辛,重读弗兰克的著作,我由衷钦佩他的智慧。直面野蛮的情境,保留“人文精神”何其不易、何其可贵。饱经风霜、洞察世事之后,每个人对美好意义的珍视和追寻,从而养成并葆有的美德,终究是人类超越自身、走向文明的底气。
------分隔线----------------------------
人生的意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联系站长:qq号:296491738(如文章不宜,请联系站长删除。)

欢迎加入“人生智慧qq群:74053086”、关注“人生智慧抖音号:gongyongyu”

人生的意义网(www.rsdyy.com) | 粤ICP备15037069号 | XML地图 |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