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首页 > 人生哲学 >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解读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解读

2018-07-03 11:00:19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解读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及高峰体验论。需要层次论是基础,自我实现论是核心,高峰体验论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一、何谓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从多个侧面对高峰体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所以我们对这一现象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他对这种现象只是描述而未加确切的界说,加之其描述又未能保持前后一致,因此其笔下的高峰体验便似乎有点捉摸不定。如以下一段描述:“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 、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①这段描述从内容来看,涉及到了情感体验以及他称之为“存在认知”的认识活动,似乎高峰体验就包括这两种成份。从形式来看,好像高峰体验只是一种情感体验,至于存在认知则是高峰体验的伴随物。一种描述,由于确切性不够,便使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的确,这种歧解存在于研究马斯洛高峰体验论的中外学者之中。

  一些学者认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指的是人在高峰时刻的情绪体验。“创造自由或自我实现则给人以最高喜悦,这种感觉他(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②另一些学者的理解则宽一些。《第三思潮》的作者弗兰克·戈布尔认为,高峰体验指的是“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③这两种意见中哪一种是马斯洛的原意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在他的真实思想中本就存在两种高峰体验。在一些论述中,他视高峰体验为情感体验的一种。这一思想可从三个方面看出。首先,从他研究高峰体验的起因来看,他之所以关注这一现象,是由于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都报告他们有过强烈的、奇特的、完美的情绪体验。其次,从他引用的类似高峰体验的概念来看,他认为高峰体验类似于弗洛依德所说的“海洋感情”,也类似于詹姆士所指的“神秘体验”。所谓“神秘体验”就是“有时变得气势磅礴、浑浑沌沌、漫无边际”的“强烈的感情”。④最后,还可从马斯洛提供的高峰体验的例子来看,在例子中他使用“不可遏制的爱”、“强烈的兴奋和幸福”⑤等词语来表示高峰体验。在另一些论述中,他将高峰体验的外延扩大了。他曾直接说:“在这种神秘体验中,都有视野无垠的感觉。”⑥甚至他还以“高峰体验中的存在认知”⑦作为文章的标题,并花相当大的篇幅描述这种认知。这里的高峰体验不单指某种情感体验,它还含有认知成份。既然如此,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它,即高峰体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高峰体验指的是高峰时刻的情绪体验。由于情绪体验和存在认知的复合状态只能称作是心理活动状态,因此广义的高峰体验就是这两种成份构成的心理活动状态。

  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详细而又精彩。但是,倘若认真分析他的广义的高峰体验概念,就不难发现其不足。体验就是情绪体验,因此高峰体验只能是情绪体验的下位概念,它绝对不可能是后者的上位概念。如果再联系他在两种意义上使用高峰体验而不加任何界说,我们便不能不说他对高峰体验理解比较混乱。
 
二、高峰体验中的“真实自我”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研究工作的焦点。这是因为高峰体验能带来真实自我。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强烈的认同体验,“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其真实自我,最富有个人特色”。⑧高峰体验能将人带进“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⑨而这一点正是他刻意寻求的。他极力主张心理学应该关心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揭示人类真正的特点和潜力、价值与尊严。最初他试图通过研究自我实现的人以达到这一目的,后来他发现自我实现者不常见,自我实现事件则经常见到,因而认为“再也用不着仅仅去寻找那些在多数时候实现了自我的罕见的研究对象了”。⑩于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自我实现事件上,而自我实现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高峰体验。

  真实自我具有哪些特征,它与现实的自我有什么不同?马斯洛通过高峰体验的探讨,寻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初步答案。他认为真实自我应该是:自我更加整合、独特,自我与非我融为一体;行动轻松自如,潜能充分发挥;行动更具有自发性、表达性、纯真性与创造性;更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力,更富有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超越需求,面对现实,无须努力,顺其自然;热爱世界,乐于行善;谦卑与高傲并存等等。

  马斯洛关于真实自我的描述,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揭示。这种描述触及到了人类心灵最精微、最绝妙之处,将人们带到了神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性最高境界。过去,心理学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还是精神分析学派都没有给人性以足够的评价,以至于人们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而马斯洛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以一种乐观主义态度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中近乎完美的一面,如自我更加独特、达到“天人”合一;更富有责任心和创造性;超越需求,乐于行善;充分发挥潜能等等。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形象,对于提高人类自信心,激励人们发展自我的积极面,正视生活、面向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非科学的。表现在:第一,他认为人在高峰体验中接近真实自我。这就意味着自我是人自身早已内在规定了的,不存在着在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下所经历的矛盾斗争的形成过程。第二,在他看来,真实自我超越时代限制,似乎任何时代的真实自我或人性都是一样完美,它永远不变,不能超越,不存在着扬弃和辩证发展的过程。第三,在他眼里,真实自我超越社会、阶级和文化限制,整个人类的真实自我是同一的、完美的,不存在任何社会性、阶级性和文化差异性。这些基本观点的错误,归结到一点便是过分强调人的基于先天潜能的内在价值,忽视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性及自我的制约与影响。
 
三、高峰体验中的“存在认知”

  在研究高峰体验的过程中,马斯洛接触到了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与由个人匮乏需要组织起来的认知形成了对比,他称之为存在认知。存在认知是“目的的认知”,是终极性认知,是一种超越。它的特点是:第一,它超越自我,它的体验或对象倾向于被看作是超然独立于任何关系;第二,它不仅超越时空,而且是摆脱了任何文化、历史框架和外部制约的绝对认知;第三,存在认知是一种结构化整合认知;第四,存在认知是被动性、开放性、创造性认知;第五,它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认知;第六,它能全面地、充分地、真实地、不断丰富地感知对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第七,它是“上帝的”终极的目的性认知;第八,存在认知是在认知对象中对主体自我的真正占有。

  马斯洛已经描述了有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超常认识活动,提出了能达到最终顿悟、尽善尽美的涅盘状态和真正的终极真理的认识论。应该说,他的这一理论包含着不少富有启迪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因此心理学应研究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多大,表现在哪里,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和方法结构是怎样的,如何发挥认知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等等,这些问题是我国认知心理学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马斯洛关于认识主体能进入存在认知状态,全面、充分、真实、丰富地感知对象,把握本质的观点;关于存在认知是一种结构化整体认知,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认知的观点,以及只要进入高峰体验状态,超越自我、环境、历史、文化,就可以出现存在认知的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无疑是有益的。

  马斯洛分析了普通认知中对象的关系、主体的主观因素、认知活动的环境的消极作用。这种分析有合理的一面。问题在于,他夸大了这些因素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其积极意义,以至于认为高于普通认知的存在认知超然独立于对象的任何关系之外,主体的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不再在其中发挥作用。这种认知摆脱了历史和文化的制约,即使相当基本的认知操作如比较、判断、评介等,在这种认知中也不复存在。这样的认知至少在目前是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的。
 
四、高峰体验的形成及特点

  在高峰体验的形成的问题上,马斯洛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高峰体验来源于生活。此前,他总把自己感到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神秘体验归结为宗教迷信,后来则认为这类体验大多与宗教无关,它们都来自爱情,来自审美感受,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于某种体育活动,甚至可能产生于非常平凡低下的生活天地里。不过,不是生活的任何情形都可以产生这种体验,只是在人们处在臻于完美、实现希望、达到满足、诸事顺心之类的完满状态时,它才可能出现。

  基于这一认识,他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这种体验形成的因素。他认为,1、导致高峰体验产生的根源很多;2、意志不能导致高峰体验的产生,它的产生是自然的,人不能强迫、控制或支配它;3、经验是高峰体验产生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使这种感受可能产生,或者不那么可能产生;4、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5、没有任何一种途径能确保这种体验产生。

  他还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具有如下特点:1、产生的突然性。高峰体验都是以毫无预料,突如其来的方式产生的,是喜出望外,人们无法预计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现。2、程度的深刻性、强烈性。这种体验压倒一切,令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3、感受的完美性。产生这种体验的人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4、存在的普遍性。它比人们预料的要普遍得多,不仅在健康人中产生,而且在一般常人甚或在心理病态者身上也可出现,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体验。5、结构的同一性。这种体验产生的刺激因素各不相同,但主观体验却彼此相似。6、保持的短时性。所有的高峰体验转瞬即逝,而非永存不变,虽然其影响和作用可能长期存在,但是体验出现的一刹那却是短暂的。

  马斯洛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一些基本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高峰体验。不过,他的这些思想多是些直觉判断。如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途径可以确保高峰体验的产生,而这是什么缘故,他却没有交待。由此可见,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感性水平上。

五、高峰体验的价值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涉及到了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及自我实现者的关系。他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产生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时刻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马斯洛特别重视高峰体验对自我实现的重要意义。首先,他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暂时片刻。他说:“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种高峰体验中都暂时具有我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发现的许多特征。这就是说,此刻他们成了自我实现者。”(11)“在这些高峰时刻,他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全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存在的核心,更充分地具有人性。”(12)其次,他认为自我实现不是一种终止状态,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趋向自我实现必须经历无数自我实现片刻。换言之,不断的高峰体验能使人达到更丰满的自我实现。马斯洛的这一思想丰富了个性的心理活动依存性这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马斯洛在研究自我实现者时发现,研究对象普遍认为高峰体验有许多后效。他自己也相信这一点。这些后效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高峰体验可以而且的确具有有益的治疗效果——能消除神经病症状,有些神秘的或如海洋一样广阔无边的体验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永远消除了精神病症状。第二,高峰体验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第三,高峰体验可以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自发性、表达力和独特性。

  高峰体验对人的身心、态度、个性乃至人的自我实现确实有较大的积极作用,马斯洛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高了我们对其价值的认识,但是个性完善、心理健康受许多因素制约,既有类似高峰体验的主观因素,又有与高峰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的客观因素。即使情感因素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个性完善和心理健康在某种意义上不可缺少。如果孤立而非系统地看待高峰体验,看不到其它因素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与高峰体验的相互关系,就不免夸大其价值。马斯洛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六、高峰体验研究的方法论

  我们已经涉猎了高峰体验论的基本内容,从马斯洛的有关思想中,我们既已见其独到之处,也已看到它存在着的严重不足。这种良莠并存状况与他的方法论是分不开的。

  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其哲学指导思想。他认为高峰体验并非迷信,它来源于生活,是普遍存在的;在他看来,高峰体验可以被诱导、谈论、描述、交流,我们完全可能对这类体验进行科学的研究。而且他认为,只有在人本主义指导下才能对高峰体验进行正确的研究。他的所谓人本主义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也吸收了我国道家的一些观点。他从现象学中吸收了对意识经验进行整体的自然描述的观点;从存在主义那里继承了重视独特的个人和尊严,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创造与责任的思想;从中国道家则引进了“无为之治”和“任其自然”的观点,这些思想构成了他的哲学方法论。

  从人本主义哲学方法论出发,他提出了研究高峰体验的整体分析原则。这是其方法论的第二个层面。他的整体分析原则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其一,他认为研究高峰体验要使用整体论方法。他说:“下面我们用整体论的方法描述认同,而不是把它分割成相互排斥、彼此孤立的成份,就像将一个东西放入手掌,从不同的侧面注视它……我们讨论的每一个‘侧面’都可以看作是对任何一个其它‘侧面’的部分解释。”(13)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他的整体论方法。其二,他认为高峰体验的研究也可使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是整体性分析,与还原论或还原论分析法截然不同。这种整体分析要求研究高峰体验时,首先对它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研究其组成部分。分析主要是把高峰体验分析为更小的整体,这种分析是“包含在内”而不是“分离出来”。在介绍认同体验的研究方法时他说:“下面列举的‘彼此分离’的特性,实际上并非分离,它们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替地诉说同样的事情,在一种隐喻的内含中显示同样的意义。”(14)

  马斯洛根据其哲学方法论和研究原则制定了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个案法、临床法、谈话法、历史法、问卷调查法等。这些方法构成了其第三层次的方法论。

  由此可见,马斯洛研究高峰体验的方法论比较系统。在这个方法论中,他针对弗洛依德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只看到人和动物界的连续性,忽视或否认人的特质的偏向,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自由创造与责任;针对心理学中盛行的实验主义,冒着陷入神秘的危险,提倡能使高峰体验纳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现象描述方法;针对心理学照搬自然科学所用的静态的原子论分析方法,相对地提出了整体分析的研究原则。这些无疑是心理学方法论的一大进步。但是,他的方法论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首先,他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而片面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片面强调人性的自然特性、稳定特性、同一特性,显然带有唯心主义的性质。因此,他所描述的“真实自我”只能是“心理学上的乌托邦”。其次,他将人的心理生活看作一个整体,然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却没有用整体的眼光去考察,可见其整体分析原则未能贯彻到底。再次,描述是高峰体验研究的重要策略,但是他对存在认知、真实自我的特征的描述分别达到近20个之多,这表明仅仅描述是难以把握这一特殊的复杂的体验的。

  (本文承蒙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王启康老师斧正,借此深表谢意。)
  注释:
  ①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第82页。
  ②刘恩久、王启康等编着《心理学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第284页。
  ③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第60页。
  ④⑥⑦⑧⑨⑩(13)(14)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等译,第9、27-28、255-342页。
  ⑤(11)(12)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第364-391页。
 
------分隔线----------------------------
人生哲学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联系站长:qq号:296491738(如文章不宜,请联系站长删除。)

欢迎加入“人生智慧qq群:74053086”、关注“人生智慧抖音号:gongyongyu”

人生的意义网(www.rsdyy.com) | 粤ICP备15037069号 | XML地图 |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