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的意义网】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首页 > 人生哲学 > 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

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

2017-10-12 09:00:45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
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

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但大多数人在没有临近死亡的时候,都不会过多地去思考它。原因不是这些人有意回避它,而是他们的头脑中从不去思考生活以外的事情,更何况这种看似距离遥远的死亡,这源于大多数人的思考仅仅停留在大众平庸的思想之中,没有自我的觉醒。那么如果真要心平气和、认真仔细的对死亡进行思考,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哪?我想其结果是令人战栗的,因为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遥远,而是人类目光所及的,它是人类的最终的宿命!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当来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你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你的一生中有快乐有痛苦,有喜有忧,无论如何终要走向死亡。而死亡又是那么的无情,我们看不到它的真相,不知死亡之后是什么,是虚无、是痛苦、是孤独、是永恒,没有人会在现世中知道答案。正因如此,当人类面对死亡会不知不觉地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感如被逼到绝境的困兽孤独无助,不知自己的未来命运。这种不确定的迷茫空虚是不安感的来源,它是人类对诸多可以把握的感观世界突然消失而带来的无助感,如在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被抛入太空后的极度恐惧状态。


人类对死亡的理解与诠释多来源于宗教,成为宗教形成的根基,在人类蒙昧时期完善的宗教观念尚未形成,而自然对人类具有巨大的威胁,导致人类产生原始的自然崇拜,这种自然崇拜通过巫术的形式固定下来。如在中国古代将天定为万物的根源,而对天的祭祀崇拜成为原始人躲避自然灾害,谋求平平安安的方式,逐渐形成完整的仪式,如捕猎后共同进食时的歌舞,在洞穴内绘制的渔猎场景,在身体上绘制的各种奇异的图案都带有仪式化的巫术特征。当然这也是人类艺术的起源,早期的宗教和艺术都源于对自然敬畏的巫术,但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艺术侧重外在形式与美结合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特征。而宗教侧重人类的精神信仰,是人类寻求寄托的源泉,但无论哪个都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内核,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理解自然各有差异,发源于西亚的一神教相信唯一的神——上帝,而死后用天堂和地狱来分别接纳生前行善与做恶的人,使信徒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明确的善恶观念。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信徒有种与生俱来的罪恶感,一生都活在对罪恶的忏悔之中,希望死后可以进入天堂不会坠入地狱。死后的天堂地狱说对人类来说有很好的威慑力,对塑造社会以善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何又为善又成为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在基督教中至善是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圣经》中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旨意要杀死独子的故事,准确地诠释了这一观念。在马丁·路德新教改革之后,基督教新教的教义就要求信徒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在这里单纯强调在人世中道德的善是没有意义的。死后能否进入天堂对基督教徒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它决定了在强大宗教信仰下,如何面对死后的归属问题,由于对天堂的渴望使信徒对死亡后的不安感得以排解而获得慰籍。与西亚的一神教相对,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对死亡的诠释有其自身的特征。佛教最早形成于印度,后来随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繁盛而在印度本土逐渐衰弱。但佛教并没有因为在印度本土的衰弱而消亡,而随着岁月流逝逐步传播到整个东亚,形成以东南亚为主遵从早期佛陀的言行论述注重个人修行开悟的小乘佛教。以中国及周边国家为主奉行佛陀及其弟子们的自救救人、普渡众生的观点而形成的大乘佛教。佛教在东亚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如在中国延续千年,有着很好的传承,逐步形成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独立特征。禅宗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家、儒家思想互融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教派,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写的佛经,之后传入朝鲜、日本对当地的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佛教在死亡上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强调生死轮回,永无止境。在佛教这里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与佛教的世界观结合形成了六道轮回的观念,这里世间万物生灵分为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根据生前的善恶行事产生业报,死后转入六道中的一道,生死回转永不休止。在佛教对死亡的理解不像基督教强调对生前行为进行审判进天堂或下地狱而形成最终定论,而依据宇宙万物不生不灭,循环变化,永不停止的观念,强调死后会在六道中流转没有尽头。基督教告诉我们必须相信上帝,必须行善而获得终结——永久的幸福,而佛教却告诉我们万物生灵在永无止境中反复,生老病死是痛苦的根源,冥冥中没有终结,陷入无边的苦海之中。唯一只有超脱生死,获得彻悟,像佛陀一样涅槃成佛才会脱离苦海,这对于芸芸众生,由欲望幻化而成的大众又谈何容易。所以说佛教的生死是无望的,但看透生死轮回,苦海无边,会让我们不至于过于执着于欲望,清心寡欲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是生者对自身命运的把持,是无法超越生死但可以获得暂时幸福的方式。佛教中尽管很难超越生死而获得永恒,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忘却生死,寻求内心平和的有效手段。两种宗教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对死亡的解释,无论哪种都有强大的宗教信仰作为依托,可见对死亡的妄想不单纯依靠主观想像或逻辑推定而更需要某种信念来支撑,这种能够掀起死亡黑幂真相的不是依靠常规哲思可以获得的,往往需要强大的宗教信仰才能完成。

尽管宗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面对死亡的解决方案,但并不能让所有的人满意。如果真的那么令人满意,相信会有更多的宗教信徒,但事实上当今社会有宗教信仰的人却越来越少。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对死亡的解释不令人信服,而是近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掌控能力的提升,造成的对神灵的敬畏感的丧失,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宗教信仰。尼采对上帝宣判死亡是人类信仰丧失的标志,这一事件说明了人类已经成为自大狂,没有了对自身以外世界神秘性抱有的谦卑感。短暂的傲慢的闪光映入人类的眼睛,让人们产生某种炫目的幻觉,充满整个头脑。似乎我们成为宇宙的主宰者,而暂时性地忘却了自身的有限性,即对死亡的短暂无视。这种无视必然是无法持久的,最终还要面对个体自身的命运,这是人类群体逐渐强大自信而个体却又在短暂的有限生命中挣扎而产生的悖论。宗教的神秘性、权威性,随着人类信仰的丧失而不再具有对死亡的绝对解释权,对人类的最终宿命的思考又抛回给了人类自身。

对死亡的解释不只是在宗教信仰中才有,在人类世界每一时期都存在着对人的最终宿命思考的头脑。尤其是哲学家,他们在构思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必然思考关于死亡的主题。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由于被认为传播异端思想而面临死亡的时候,手中的毒酒并没有让他恐惧。他内心的想法是生命的产生与灭亡都如此自然,人类的存在与万物没有差别,死亡的到来就如随风而落的秋叶与大地相融。东方的另一位哲人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有着同样的心态,庄子崇尚自然,唱导人与自然融合,讲求天人合一。在他妻子去逝的时候,他没有过度地悲伤而是“鼓盆而歌”,非常愉悦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究其原因是看破生死,将死亡作为了生命中最自然正常的事情,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等同起来,这是对自然生态尊敬的态度,是种将自我与自然相融的决心,同时也阐明了在生命的短暂性中如何获得持久的内心宁静。这是智者对生命的理解,是将不执着于外物幻灭的心境融入到对生死的彻悟之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人类历史上都有人将生命看作某种有限的存在,而甘愿停留在有限之中,这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让我们臣服于自然力量之下,将自身与万物平等相待。

到了近代,人们不再安于此种命运,也不满于宗教对死亡的解读,而是谋求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求意义来对抗死亡。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思想中提到人是“向死而生”的,他是在说我们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是在向死亡接近的过程,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及我们的最终命运。这种注定的命运正是带给我们生命意义的前提,在这种前提下才可以对生命意义加以理解,从而把死亡与意义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另一位存在主义大师法国的保罗·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也没有人会对我们负责,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负起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在选择上,人生路上有无数选择的可能性,如何进行选择的决定权在我们自己,不做选择也同样是一种选择。萨特的观点将生命的主动权留给了我们,我们是绝对自由的,只有死亡才构成了自由的边界,在边界之内,我们是自己意义的主人。可能这里没有解决死亡的问题,却解决了死亡与人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问题。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可能寻找到关于生与死的最终答案。史铁生在长期下肢瘫痪的状态下,坚持文学著作,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关注。这是作为脆弱的个人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产生的自然反应,他在痛苦的挣扎中逐渐悟出了死亡存在的意义。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同时也是生命意义的来源,因为只有真正理解生命有限性才能珍视生命,才能更充分地享受这短暂的一生。体悟生命的美好,感受生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一缕温暖的阳光,一片青绿的叶子,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对生命的热爱来源于对生命的有限性的深切感悟,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要感谢死亡,它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局限,知道了什么叫珍惜。如果没有它的存在,相信在无限的时间之中我们的感觉将越来越麻木,我们将在无止境的循环中消磨自己百无聊赖的生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曾经美好的一切将随着五感的迟钝而变得无意义,生命的那种美妙感受将渐渐丧失从而人生将变得痛苦不堪。这就是死亡带给我们最奇妙的地方,它给了我们活着的意义。

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是实实在在的。在这里是面对生命有限性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并非宗教中试图跨越生死寻求现世以外的极乐世界而将人生的暂时性作为谋求永久性的一个跳板。人生的有限性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必然性中寻求解决方法是通过信仰谋求虚幻的答案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以人类的主观感受为依托的,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拥有实在感的解答。这种解答相比宗教性的解答更具有可信度,就如同现实存在的动物虎与中国古人想像而成的龙之间的差别。虎是实实在在的猫科动物,人们在动物园及电视、书籍中知道它的存在,而龙的实在感显然要弱得多,因为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中,观念中,而非现实世界实存的生物。诠释死亡的方法是以虎的方式还是以龙的方式来完成,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龙自然很好,可以说是诸多动物合体神威灵动,而虎在众多动物中也具有其威严、凶猛的特征。相比龙,虎是真实的,即使再无知的人也同样相信它的存在,这种真实感可以让人们更踏实而不仅仅停留在幻想之中。对死亡的诠释就存在着实与虚,真与幻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固然更为圆满,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强大的信仰依托。立足人生来解释死亡才更具有真实感,才真正被芸芸众生所信服,死亡能够赋予人生以意义,正是基于生死存亡自然规律的真实性而形成的。人生因为具有意义性才真正称之为人生,才有了支持我们活下去的理由,而这种意义来源又与死亡的存在有着必然关联,因而死亡与人生意义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死亡与意义的连接使人生的有限性有了合理的解释。也抛给了我们又一个问题,人生是否真的具有意义,如果没有意义的话那么这种联系也必然随之丧失,从而将人生又拉回到无奈的痛苦之中。在佛教中对现世人生的意义是持否定态度的,佛法中的四法印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槃寂静,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一切都是幻像,生老病死都是痛苦,只有跳出生死轮回才能获得永恒的宁静,现世中自然无法找到有效的意义。基督教也同样对现世的意义持否定态度,生命的存在只是为了服侍荣耀上帝,对上帝绝对的服从,从而获得进入天堂的门票。无宗教信仰的普罗大众在面对人生意义的时候往往会执迷于短暂的享乐及所谓的幸福感,至于意义的有无往往不是常人所思考的内容,这又使得人生意义的重要性大打折扣。在人类历史上对意义的解读往往与人们的生存状态密切关联,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两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强调人生在世要享受它的过程,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美好,到了近代转变为享乐主义,成为人类贪图享乐的理论依据。后者注重精神性的追求,减弱物质的享受,在清贫节俭中寻求内心的愉悦。两者观念相异,却给了我们获得人生意义的不同方向。如今此种简单的思路想法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现代人对人生意义的进一步需求,尤其是现代化进程中科技的高速发展,宗教信仰的丧失,艺术观念的转变,人类社会逐渐趋于普遍的平庸化。一切都已经无法承载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渴望,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精神虚无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人生意义显得尤为困难。法国作家、思想家加缪在他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人,他触犯了众神被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巨石被推到山顶后又滚下山去,所以西西弗斯不得不又一次将巨石推到山顶,如此不断往复,永无止境,这就构成了西西弗斯悲剧的命运。但文章并没有至此而止,接下来加缪描述了西西弗斯在无限重复痛苦绝望的状态下所采取的行动,他在一次次奋力将巨石推向山顶的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看到了巨石运动的奇妙曲线及与巨石较量迸发出的力量感,他沉醉在这种美妙感觉之中,忘记了苦难,他吹着口哨一遍遍的享受着被他人认为是苦痛不堪的过程,在无限荒谬无望中获得了生存的意义。在这里加缪试图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荒谬的无意义的过程,我们无法看到希望只是每日生活在无限次的重复之中,而正是这种看似无意义的人生才真正需要我们赋于它以意义,这种意义来源于西西弗斯似的在绝望中获得希望的力量。

(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平庸而幸福的大众是不会关心什么人生意义的,他们所有的意义都来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丰富的娱乐生活,及对权力、金钱的无限向往之中,至于更为神圣、崇高的精神往往已经荡然无存。只有少数人才会关心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看到了人们在平庸的快乐中丧失了称之为人所特有的精神,那种对物欲以外的意义性的追求。西西弗斯给了这少部分人以精神上的鼓舞,让他们得以在无意义的人世间获得意义存在的快感。他们是孤独的行者,他们知道,在现实中寻求神圣的意义是无望的,因为现实已经被平庸的欢乐所包裹,作为由欲望组成的人类是无法从中逃脱的,也不会有人想从中逃脱。正是这种无望让他们获得了生存的意义,而死亡的有限性又加深了意义的内含。他们用冷眼观察着世人,这些用自己头脑思考的少数人,他们在静观与思考中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人生哲学| 死亡与意义)
------分隔线----------------------------
人生哲学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联系站长:qq号:296491738(如文章不宜,请联系站长删除。)

欢迎加入“人生智慧qq群:74053086”、关注“人生智慧抖音号:gongyongyu”

人生的意义网(www.rsdyy.com) | 粤ICP备15037069号 | XML地图 | TXT地图